昨晚,在和老爸一起谈小时候的韶关,慢慢的将我的记忆全部的唤醒了.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韶关人.昨晚我才知道,我爸原来真的是工程师,因为以前说到他是工程师的时候,他总是不表态.我爸年轻时曾经做过一种建筑设备的技术革新,使得那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增长了几倍,实用性也增强了不少.以前的韶关是个工业大市,就像现在大家都拼命往广州南下的时候,以前的人拼命想往韶关走,老爸很自豪的说,韶关的齿轮厂加工出了全国出名的齿轮,拖拉机厂加工出了自己的引擎,本来就要上马的汽车生产线,几乎韶关的每一个工厂,不管是重工还是轻工都曾经烜赫一时, 老爸说,当年深圳开始建设的时候,对韶关人是极其的重视,只要是韶关的户口,只要愿意,马上就可以拿深圳的户口,而且还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老爸的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离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煊赫一时的工厂已是昨日黄花,大部分已经破产,那种风光再也无法回来了,原来像老爸一样留下来的工程师们,下岗的下岗,退休的退休,曾经在生产线上举足轻重的人们,现如今也只能勉强的维持生计.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爸惆怅得不得了.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天的早餐就是去茶楼的门口,去买广式茶点,像白糖糕,蛋散,沙翁,萝卜糕,芋头糕,糯米夹,蛋糕……过几个星期,一家人或两家人就会去茶楼喝喝早茶,我还有印象的就是西河宾馆,湖心宾馆,韶关酒家,国民酒家,韶西饭店,向阳酒家,红星酒家,风度园酒家,还有后来的粤港酒家和丽晶宾馆.我最喜欢吃的是红星的凤爪,到如今每到一个地方喝茶,我总会要上一笼的凤爪,试图找回儿时的味道.我很记得的还有韶西的腐竹卷,是用炸过的腐竹,卷上像干蒸一样的馅料,那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湖心宾馆就在我的记忆中也很深,因为就在我就读的小学旁边,我还和同学一起在那人工湖中逮过小鱼,记忆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除了每次一到那里,老妈就会要上一碗豆浆和一碟的油条.在这么多的酒家和饭店,宾馆中,我觉得最有名气的就是韶关酒家,每一年的过年,我们总会和整大家子人到那里喝早茶,到韶关酒家喝茶就是过年的感觉了,还要7点就出门去提前占位,以前好像不管预约的,平时有时喝个早茶得跑好多家的茶楼,更不要说是过年了.如今上面提到的宾馆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最早是风度园,然后是韶西,国民,西河宾馆,红星……现如今还能看到的就是湖心和丽晶,再也看不到有那一家酒家摆出点心来卖了,虽然有的点心在喝茶的时候还有,当时事过境迁,味道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味道了.我从小是喝牛奶长大的,婴儿的时候喝的是风行牌的炼奶,后来牙全坏了的时候,老爸老妈特别紧张,就换喝韶关牛奶场的牛奶,好像是飞鹰吧,一开始是有玻璃瓶的,每天一大早就被老爸推醒,跟着老爸去取牛奶,折腾半个小时后,回到家还没有到7点.不晓得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面食,以前是没有面包店的,有一个很出名的面包厂,叫做振兴面包厂,有个阿姨骑着单车,后面有个大箱子,里面有方包,大面包,提子面包等点心,当时吃面包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了,因为人家也不是天天来,估计是一个星期一次到两次,每次人家在楼下大喊”面包”的时候,我一准会推开窗,然后回喊”等一等~”,然后就一颠一颠的跑下去买面包了.后来当伊利牛奶红遍全国的时候,不久我家也喝上了伊利的牛奶,至于振兴面包厂,老早也就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了.这些都是我小学,初中的记忆,大部分是小学的.那个时候,整个韶关很小很小,到处都是成片的菜地,鱼塘,我还和家里去摘过艾草,到处都是旧楼,大部分的路都很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都是一车道的,韶关的巷子特别的多啊,工农巷,井巷,后来知道还有九曲巷之类的,我妈特别喜欢钻巷子,用她的话来说,她钻遍了韶关市区的所有的巷子.实话说,当时的整个韶关就没有多少条路,连五祖路也能算的上一条主干道的,那是一个勉强的两车道.老妈说以前上班下班特别有意思,很久很久还没有我的时候,老妈在建委工作,就在现在的西河桥头的建设银行那个地方,当时正是单车时代,加上韶关连接西河和市区的,只有一条桥,老妈说,她最喜欢看的就是,上班下班的人,桥头处肯定是塞车的了,后面的人咣当的掉头又往来的时候回去,还有的就是下雨的时候,桥上的行人和骑单车的人拼命往前冲,那个狼狈相肯定让人忍俊不禁.后来随着老妈的人事调动,来到了老妈现在的这个单位不久,我就出世了.这是一个机关大院,我很幸运,还能在90年代,生活在一个机关大院,大院有一个很高很大的大铁门,我一直都推他不动,这扇门可以说是我们大院的象征,大院还有一个小假山,小池塘,加上大家都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也特别的单纯,似乎这世界是封闭的,大家也不愿意出去,也不愿意接纳其他不属于我们的人,大家的父母也特别的放心,虽然家里不常给我出去,但每出去一次我都会玩得疯疯的.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大院的孩子长大了,大院改建了,很多人搬走了,原来的大院基本上就只剩下了一个名字.现在的我特别怀念生活在机关大院的日子,那段美好的时光.在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韶关是一天比一天的萧条,家里的日子也开始过得困难,以前经常喝茶的日子也过去了,家里总有一堆一堆的零食也不见了,韶关的工厂开始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慢慢的我也长大了,菜地消失了,鱼塘不见了,院子不见了,门前的小路不见了,厚重的大铁门不见了……有句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三十年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