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生会,我还是很有感情的,忘不了大二的那段日子,永远忘不了。一开始,由于自己情绪的缘故,我和鹏哥是不太合作的,总是有很多的抱怨,一方面是他刚刚接手,另外我们要离开五山,到大学城开荒。情绪一度低落,本来下定决心,不去搞学生会的事情,我好好的读书,看看能不能开拓一番事业,当时真的这么想的。刚刚搬来大学城,诸多不便,作为班长的我,肯定得为大家排忧解难,自然又再得经常跑去办公室了,打交道的就是鹏哥,甚至连女生宿舍的厕所堵了,无奈之下找鹏哥,第二天物业也乖乖的解决了。接触的时间长了,发现鹏哥是一个做事情的人,而且很为学生们着想,慢慢的也就开始合作了起来。但是不去学生会的思想一直没有动摇,俗话说,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也不例外,虽然不是什么文人,因为之前有在里面做事情,感觉有点黑,而且这边的学生会不知道是怎么样,除非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为人民服务的,否则,否则我严重鄙视它。没多久,要开始迎新,也开始筹建学生会,作为班长,自然就得进入筹委,当时几个班长都有很一致的意见,大家只是去帮忙的,帮完之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无巧不成书,博航这小子竟然筹建校学生会,也把我列入了名单,不过这小子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大好因为看起来很官僚,不过后来是我们很铁的同事。过了几天,鹏哥让我到他宿舍一趟,一开始是闲聊,不知为什么,上了大学后,我特能侃,肯定是小发带坏我的!讲着讲着不知怎么样就谈到了筹建学生会的事情中了,我继续申明我的帮忙立场,鹏哥说,即使不参加学生会工作,你也不能保证你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啊。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并不是我不想去的关键。后来,鹏哥说,“其实是这样的,学生会需要你,需要你去做网络那一块啊。”我霎时一愣,忽然很感动,因为我长这么大,没有一个人说过需要我,虽有怀才不遇之感,但是独善其身也不错。事实证明,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每个人都有希望被重用的想法,我的思路短路了一会,后来答应到,好的,我尽力。我不轻易说尽力的话,但是一旦说了,我就真的会尽力。在筹委会的时候,我很用心,不过我的挑毛病的习惯一次次的出现,每每提出一个方案的时候,我总会挑出些毛病,因此,我发现我的破坏力远比我的贡献多。由于经常到办公室的缘故,和其他的学工办的老师也比较熟悉,后来在南校区筹备三大组织的时候,崔老师还开玩笑的说“沧海,你是接受校团委的领导还是院团委的,小鹏,我不管啊,远鑫和沧海你得给我留一个。”在筹委会中,我担任的角色是筹建信息系统和拍照片,和张懿一起,那时候的他,可真是一愣头青啊。不过我还友情援助帆哥弄制度汇编,友情援助远鑫去买学代会留念用笔记本,笔,文件袋,友情援助李衡弄监票,点票。第一次参加学代会,要演讲,心中那是相当的紧张,准备了的稿也只是记起来一半,不过幸亏本班的各位兄弟姐妹支持,总算有点安慰,那一次,江浩是非常的激动,有点语无伦次,然后很自信的说,我们得做最top的学生会。投票之后,我发现我的票数仅次于江浩,顺利当选委员,110票好像,江浩是120票,几乎全票,很吃惊,当时。在之前大家要填表面试的,似乎人人都填了常委,我也就填了,但是我心已经落在了网络部,后来的信息部。之所以我的心落在网络部,是有原因的,这得翻旧账。我大一进来的时候,想参加学生会,参加学院的,因为听说学校的很黑,师兄们传的,有院团委和院学生会选择,我担心的是两个都落选,所以就两个都报了。面试团委组织部的时候,我得站到讲台上,面试的师兄师姐坐在下边,没到我的时候很紧张,当真的轮到我的时候,似乎就忘记了紧张,这是我到华工接受的第一个面试,而且还是很特别的,因为据我所知,只有组织部一个部门是这样要求的,据说因为组织部选的人要比较牛。另外一个就是网络部,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因为我说我用过相机,才把我招进去的。结果两个部门都入选了,我也就同时受到两个部门的差遣。后来网络部说要成立信息中心,成立记者团,让我负责,一年后发现,这个中心只有我一个,是个光杆司令,而且哪里有学院的活动,哪里就有我,当然摄影的技术是越来越好,或许我是那一年参加学院活动最多的一个人,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加上我在大一下就弄了班级论坛,对这信息系统还比较熟悉。还没有分配职位,鹏哥就让这30多号人搞迎新晚会,人很少,不过有班级大伙的帮忙,工作顺利很多,然而第一次做,自然是很混乱,时间表一直没有出,彩排也一直没有进行,反正后来全是在鹏哥做导演的情况下,才勉强弄好。虽然很勉强但是却有明显的主题,节目和主题相当的紧凑,轰动一时,事后鹏哥留下两句话,一句是,“晚会可大可小,弄好了以后室内的活动,会议,讲座都是同一样的流程,可以借鉴”。另外一句是,“只有追求完美的心,才能成就优秀,因为事情不可能完美,但是要求高了,达不到的话,质量还有点保证”。几天后,鹏哥给我电话,让我去一趟办公室,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他说,“经过我们的讨论,决定你做副主席,负责学术信息一块,这样的话你的技术也不会落下”。我没有一点的心里准备,因为我发现,有的同学很想做常委,我也不想与他们争,我觉得争回来的位置很龌龊。我说,“我行吗?我没有做过部长。”鹏哥说,“大家都是从干事起来的,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样去做,给我一个两年计划”。我问,“两年?”。鹏哥说,“对!”然后他就让我回去了,不久江浩打电话来,说到C6七楼活动室开会。我立马过去,发现我是最后一个到的,邓韧,博航,柳枝,江浩,鹏哥都到了,我很不好意思的坐下,看到我拿个巴掌大的笔记本的时候,鹏哥说,“做人要大气,拿个这样的笔记本算什么,快去买个A4大小的!”互相聊了会后,就开始了“分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很明确的部门选择,除了定勇的,因为他是单报常委的,后来秘书部少一人,就把他给调过去了。不过事实证明,后来他和博航之间的合作不太令人满意。那天晚上,我特别的尴尬,因为我知道,我并不能让其他人信服,和远鑫帆哥一直聊到了晚上的4点。我花了起码几天来做我的计划,我是个很理想的人,对现在的生活早已不满,希望能建立一个我想像中以学术为中心的象牙塔生活,希望大家都能搞学术,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建立起每个月的编程创新大赛,希望可以成立学术刊物,希望建立信息系统,希望可以多搞讲座,建立记者团,建立视频组,多搞学术型活动等等。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完成了,比如论坛啊,记者团,视频组,还建立了四个学生俱乐部。那一年我们常委们相当的忙,我们自嘲说,我们是高级干事,因为活动完了总是没有人善后,都是我们五个善后的,我们几乎同时出现在所有的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