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段时间都没有去回忆往事,其实回忆往事是需要时间和情感的,星爷曾经就讲过,回忆是痛苦的根源.但是我仍然想把我的大学纪录下来,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本科生活,其实里面有n多的如果,如果我选择了这个,如果我选择了那个,我现在可能就会怎么样,实际上如果是不会发生的,现在的回忆只是把这些既成事实的事情纪录下来,把未成事实的东西作为自己美好的幻想.言归正传,继续回忆学生会的日子,鹏哥让我有个两年的打算,我真的也是做了这个计划,不过我在纸上写出来的稿子已经不见了.说实话,我并不知道我做了两年,历史选择了我,到底孰是孰非已经不知道了.上一回说道,选出了学生会的常委,当任命宣布之后,忽然发现这个组织的感觉已经不同了,开会的时候大家已经不太喜欢说话,和以前热热闹闹,吵吵嚷嚷的开会方式相比较,我更喜欢的是后者,我们很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启发,诱导的办法,最终的结果是每两星期一次的例会成了一个例行公事的活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之而来的是积极性的下降,没有办法,日常的工作还是要进行,很多活动还是需要去完成.当时我们几个人都心怀梦想,对未来的学生会该何去何从,博航希望是一个高效率的,运作有条理的学生会,毕竟搞组织建设,搞人事的人,给我的感觉他很能干,下面总有很多的副手;柳枝希望的是一个活跃的学生会,希望学生会给全学院带来更多的娱乐文化活动,她很出色,体育文艺活动,她应对得还很好;邓韧是团副,团那边的工作肯定是他来弄.江浩想法很多,很理想,很有冲劲,管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每件事上都很努力,虽然开会讨论有分歧,但是会后意见相当的统一,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组织能够更好.我们组织了南校区的第一场震撼的迎新晚会,第一次学代会,第一次运动会,第一场讲座,第一场文化节,第一次使用A2204搞活动,04年,几乎我们做的都是第一场.软件学院的人是第一次这么扬眉吐气的在华工活着.接下来是招员,由于那次的迎新晚会做得太出色了,很多师弟师妹纷纷想加入我们的组织.不仅如此,我们的同学也有很多想一起打拼.因为我主管的都是信息类的部门,信息部,宣传部,学术部,别小看这三部门,信息部作为许多部门的孵化器,分别的孵化出了记者团,四个学生俱乐部,视频组,变成了我下面的人是最多的,他们总是笑话我说,这么多部门只有你管才行,换哪一个都不行,仿佛我就领导了一个小型百步梯.为了弄好记者团,我背着博航让英伟和伟民直接进来信息部,免试,为此我还和博航吵了一架.最终证明,对摄影有浓厚兴趣的英伟和伟民不但出色的领导了记者团的事务,而且还带出了不少新人.我是做图片记着出身的,想当年,我经常奔跑在计算机学生会的各个活动中去,而且,部长还对我拍的照片比较赞许,变成了首席大记者,因为没有了其他记者了.回顾一下,可能跟我写文章的风格有关系吧,我喜欢写散文,散文追求的就是型散神不散,中心还是突出的,照片也是如此,中心要突出,而且一张图片还要能说话,有表现力,这个是我要求的.英伟他们非常同意我的看法,于是之后的照片那质量是绝对有保障的.视频组在芫峥的带领下,做得是相当的出色,同时学院把一些服务器交给了我管理,慢慢的,我的信息团队开始有家了.对于宣传部,我没有任何的想法,幸亏有了黄杉,把我的要求自己领会以后,发布给下面的人工作.说实话,我经常和他们一起工作,虽然我帮不了什么手,但是希望能更好的解决他们遇到的需要我去协调的问题.学术部是我寄予希望最大的部门,我希望由他们,和我们这些03的师兄师姐将学院的学术气氛弄起来,建立一所理想的象牙塔,我当时给他们提供了几个方案,采用月赛的方式,加以奖励,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激发大家创新的思路,多开讲座,拓展大伙的见识,甚至我还希望他们开展访谈的节目.到了下半年,我们学习计算机学生会,我们也搞了文化节,很自豪的说,文化节的主题的线索是我的方案,是我在冲凉的时候,无意想出的.主题是”普及软件文化”,希望通过文化节,让软件人充分认识自己的行业,认识行业的环境,认识对手,摸索出路.我对文化节一直都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对外人是专业文化的普及,对自己人,是专业文化的深入,这样才能称为文化节,否则毫无意义.通过对软件文化的展览,对行业的调查报告,班级网页的设计比赛等活动来达到主题的意义.最后大家认同了我的方案,并且加入了一些文娱的活动.或许是我们的要求太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常委五人都将学生会当作一种事业来去做,全身心投入到组织的建设,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搞好学生会,但是缺乏经验,大家都是直接从干事上来的,才带来了很多干事的作风.我们对直接的要求很高,毕竟责任也也大.但是发现下面有不少人,却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是个执行力的问题.慢慢的借口开始出现,我是个心很软的人,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慢慢的,学生会就是这样走下低谷的.当人失去了激情,当人不在专心事业,事业是绝对做不好的.说着说着,我又想起了我大一做干事的时候的事情。我们的软件学院并没有走进的学生会,我们依托计算机学生会来管理我们的学生活动,学生会的老大们很出色,对下属很体恤,对以前的老老大很尊敬,部门总要聚餐,聚餐总有老老大的出现。我仍然清晰的记得,我曾经跟着副部长亲自到学生宿舍去宣传活动,派传单,在饭堂门口派传单,搬桌子,挂横幅,其实做得越多,了解的东西就越多。我们是有样学样,我们作干事的很少偷懒,对待上头的任务很重视,相信很多同事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干事根本就没有吃过这么多的苦头,也没有那种干劲。我们五个可以牺牲一切去做事业,但是同样要求下面的时候,却不行了.这绝对是管理的问题.人们认为学生会是我们的不是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不足,或许我们也没有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只能要求下边做事情,但是重来就没有任何的制裁,奖罚不分明,积极性肯定就不高.我们五人一贫如洗,重来没有拿过组织的一分钱,连请客吃饭都是自己掏的钱包,非常清廉.我们能为了一张海报熬夜.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得大家更有动力,更有一种组织的认同感.除了对下属严格之外,我还没有发现我们到底有什么问题.虽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活动的表现还是很出色,应验了那句老话,只有追求卓越才能成就优秀,达不到卓越,退一步起码还算优秀.比起同期的很多活动,我们还算是很出色,那是一段永远的不可磨灭的辉煌时代,那是一段激动人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