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或不为,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QQ Campus中遇到一贴,大喊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反对儒学,提倡道家,本人有所想法,纪录与此我想说说对你的帖子的看法,你说国学之风难道仅仅是宣扬儒学,那就太过片面了,国学包含了诸子百家的东西.”忠孝仁义”本就是一个人,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遵循的准则,难道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对这个社会有好处?夫子教导,要求上进,要循规蹈矩,难道有不对之处?无规矩不成方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是乱套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会就不和谐了,更不要谈发展,难道不和谐的社会是我们所期望的?夫子教导,学而优则仕,人是靠学习才能得到自己的成长,不学习而优的,恐怕天下不多,不优秀的人为官一方,那不是毒害一方?武帝树立科举,的确为选拔人才提供了好的办法,现在的世界也在效仿,不同的是考试的形式不同,但就依然是考试,有考试的世界也已经如此不公平,没有考试的社会呢?只会没有公平可言.夫子教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难道有错吗?心怀天下,以人类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人,难道不值得称颂,不要小看了这句话,美国人能够如此,也正式因为他们崇尚人性,以天下为己任.能够为官一方,造福百姓难道不好吗?但是造福不了百姓沽名钓誉的人也有,只不过此等人有违夫子之言罢了.但是夫子也是人,夫子的东西也不是全部对的,当文章变成了八股文,当儒学变成了一个求生的工具的时候,这个是可悲的.老聃提出无为而治为最好的治国方针,提出取消竞争,不要树立英雄,那就人人不争,提出要有度,不可锋芒毕露,等等这些个说法,我很赞同.有一个成语,叫做物极必反,我觉得这个词很好的说明了,夫子和老聃的矛盾.我们再假定一个环境,任何学说没有了实际环境,那讨论就没有了意义.当这是一个乱世,人人不是能不能争的状态,而是活不活的了的状态,还无为,那不是等死吗?我们需要平乱世,平乱世难道不需要英雄?需要!英雄出现,天下重新太平,然政局不定,难道继续无为,任期发展?太平之后,建立国家和社会,人才如何得来,社会该如何治理,难道无为?汉朝的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无为并不是适应所有的地方,汉朝武帝之前一直采用黄老学说,压制儒生,高祖登基到武帝几十年间,政局反反复复,当中出现吕后乱政,等诸多大事,武帝即位,朝政毫无纲法,人才选拔弊端众多,面对这个时候,如何领导一个国家变成了他的心病,最后选择了以儒学治天下,成就了一代伟业.当这是个盛世,人们失去了忧患,开始了勾心斗角,开始了尔虞我诈,开始了贪婪的时候,儒学变成了期中的幌子,诸多的束缚和规矩用来了束缚和自己对立之人,久而久之,夫子之学变成了玩弄权术的工具,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倡导无为,倡导不争,倡导和谐.更甚者需要推翻所谓的圣人,哪个贪赃枉法的国家蛀虫被揪出来之前不是一张圣人的面孔?战国风云变化之际,夫子老聃依然是朋友,老聃还为夫子的老师,互相尊重.作为后人的我们,竟然能水火不容的态度,实为不妥.作为文化人的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寅恪先生说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是我们文化人必须遵循的做学问的方式,然而能够做到的确实为数不多,能够做到的人,无不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愿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