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春,咋们继续努力!

  终于,在click了一下“author’s  approval”后,我的论文投到了Physics Letters A。我这段时间科研成果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为了这篇论文,我损失了两部手机,好几个不眠的晚上,和随之而来的很长一段的写论文的事情。这个是我人生写的第一篇科研性的论文,第一篇的英文论文,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欣然接受了,毕竟对于我来说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从来努力后,都会希望有好的成果,但是不会去期盼这个好的成果。因为事情往往是这样,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失望多了也就不去期望了。这个句号,很艰难,不过还是很感谢lily帮手一句一句的查语法和文法的错误。句号既然画了,还是看看句号之前的东西吧,总结一下我在大连的2007.上老杨的算法课,让我见识到了大师。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这不能不说一件快事。为了纪念老杨的课,特意还寄上一些老杨语录:“做对了吗?做好了吗?有多好?我的课就是围绕这三句话来上的。”“算法学不好,我不能放你们出去害人,所以我不会给你过的。”“你们很不幸,如果不认真搞研究,我可以枪毙你的论文。”“你们的师兄师姐都听到了说分到了杨老师的答辩组,无不伤心欲绝,听到分到谭国真老师那组,无不抱头痛哭,我还不是最狠的。”其他的经典语录希望由其他人收录了,老杨是一个我理想中的导师。不但拥有崇高的人格,能为科学献身的人,而且具有工程师的稳重,事事得从实际着手。既有科学家的创造性,也有工程师的严谨性。这样的人,我很佩服。这样的人,也是我想成为的。在我脑海中,工程师是能力超强,能够随机应变,用好手上的工具,解决技术难题的。我曾经用过这样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来说明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区别。我说,一煲好汤该怎么煲,怎么样营养才好,那是理科研究的事情,至于这个汤如何煲才能煲得出来,那是工科研究的事情,煲完的汤好不好喝,那就是文科的人来评价的啦。除了工科之外,其他都是虚,所谓的虚是,没有改造自然的。这个可怜的工程师可能要煲上成百上千次汤,才能把理科人研究的那个汤给煲出来。理科可以不断的说一个药材量多一点,量少一点就完成了一次创新。文科可以从这个角度,那个角度评价,也是创新。唯有可能的工程师,买了一大堆骨头药材,不断的熬啊熬啊,煲得时间太久了再煲,煲得不够火候,再煲,煲焦了,再煲,忘记加党参了,再煲,党参放迟了,继续煲,煲啊煲。等到有天煲好了,发现理科又创新了,文科的角度又不同了。工程师只得一次又一次的煲啊煲,把煲汤进行到底。所以工程师其实是一个最实际的人,他可以很理直气壮的说,这个东西没有用,因为他已经实践过了,不是凭想象的。很多人都会有理想,但是工程师可以把在远处的理想转换成脚下的路,是该铺砖还是架桥,他不会只是临渊羡鱼,而是退而结网。这就是工程师。这样是我从老杨身上学的。老杨的算法讲得很好,算法分析的基础,老杨能结合实际,加上代码,加上他的每节课比找XX老师的学生出来做题,不为自己也要为导师啊,大家都格外的认真。老杨说道,一个课讲得再烂,起码也有几句话是有用的,就凭借这几句话,你就值得去听,否则研究生就不用授课了,都改函授好了,所以课还是要上。在本科,我们接受了软件工程的工程性思想,明白了一个项目不只是做代码这么简单,即使是代码也有很多的讲究。但是我们的算法分析课,却不是很好,起码没有建立起算法分析的思想,包括算法复杂度,算法正确性,什么是NP困难问题,还有很多经典的算法思想。经典的算法思想,其实是可以应用到了我们行业的各个方面的,学到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扯得似乎太远了,另外就是在大工,接触了混沌学,混沌学即是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值得学学。起码知道在世界科学前沿的混沌学,似乎有点夸张,能够做下前沿科学的应用研究,也算是我小时候的梦想了。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喜欢我的专业的。在大连的前半个学期把之前鬼使神差买的混沌,看完了,虽然一知半解,但是对混沌还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然后把世界是平的看完了,然后在老杨出差的时候,在老谭的帮助下,把论文看完了,接着那天,把代码写好了。写好了代码后,我去问老王,我下一步该干嘛?他说,算法肯定有缺陷,你好好研究。于是回到那去,我开始了冥想的过程。走到哪想到哪,连晚上睡觉睡不着的时候都在想。发现本人最接近本我,最暴力的时候肯定是在早上朦胧到清醒中间的一段时间,忽然在这段时间,我忽然得到了什么启发。于是在6:30的时候,我便马上起床,洗漱之后跑去了实验室。开始研究研究,一直到中午,发现有了重大的进展,到晚上的时候,终于,终于把他破解出来了。于是第2天我兴高采烈的跑去找老王,说我破解了。老王一惊,于是坐下详谈。然后老王问有修复方法么,我说还没有。于是老王指示,先把破解的方法写出来,一边写一边想修补办法。当天写了一半,又带着问题入睡,又是凌晨时分,在朦胧中挣扎,把现在的这个补救方法想了出来。于是又在6点半起,洗漱后跑去教研室。大概中午时分,我的论文的初稿就出来了。中午,交与老王,老王惊讶不已,然后看看,说论文格式不对,于是给了我一份格式。接下来的整个月,我不停的改这个格式,那个格式,这个图那个图的。论文终于在11月下定下了中文版的最终稿,然后开始了翻译的工作。这个时候,老师忽然接到一个什么“中小学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要求预算和一些简要的介绍。大概折腾了有半个星期的时候,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的女儿摔伤了手,项目暂缓。然而,一份铁煤集团的“灾难备份系统”预计45W。拿到需求,仔细分析,与搜索资料后,我出了一个CommonValut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微软的提出的解决方案改进的,然后打电话要报价后,拿出了我们的实际预算,很有数为。这一阶段大概花了我2个星期时间。本来说要去沈阳去见见客户,拿下项目的。导师忽然说,这个不整了,又整一个新的,这个更大,预计180W,一个“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拿了需求后,发觉其实市面上有很多的软件,于是采用了和上一个项目的方法,引入第三方软件,于是,我们也拿到了一个报价,此时的我,欣喜若狂啊。至于这个项目后来怎么样了,就不便透露了。最后就是我和导师一起去了沈阳,发现全部要自己做,做了大概两个星期,我们倒也有有点成绩后,这个项目又宣布告吹。在之前,老王一见我们就问,“论文看得怎么样了”,有项目的时候就问,“项目今天做的怎么样了”,现在他问的是,“论文看了吗?要抓紧了。”在我回广州的前一天,铁煤的人过来参观实验室,具体情况不便透露,最后还是很满意的离开了。其实,大连的求学之路,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更重要的是遇到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好的朋友,好的哥们,开春,咋们继续努力!此日志来自QQ邮箱!方便快捷写Qzone的新方式,详情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