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Mars:你还叫Mars么?你应该55岁了吧,显然,你还没有退休吧。作为还在工作的人,你是否用你的社保和医保在补贴那庞大的老人群体?因为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你周围的那些朋友们应该还完贷款了吧,房子还那样贵么?这30年中出现了经济危机了么?房子真的保值么?30年了,你都做出什么成绩了么?还依旧在研究chaos么?成大师了么?你还是那样的怪异么?银行有多少存款了?你的判断对么?只有时间能证明你的对错。。……——————————————————————————————————30年后,按照官方的预计,那时是中国人口的峰值达到15亿多,会不会很多家庭出先“422”还是“421”还是“420”。那个时候4个人供给一个老人的医保和社保,从现在社保医保的现状,联想30年后,退休金是不是还是少得可怜,看我们的父辈,普通工人退休后一个月也就1500,h而1500在2011年这个时候,国内的购买力是什么情况,除了简单维持基本生活之外,不能生病,不能买任何的其他消费物品?而我们一直在接受很多我们未知的被污染的食物,像三氯氰氨,在没致死之前,我们喝的多少牛奶都是有这些的?多年积聚的化学物质,污染物,这些退休工人还必须支付日益激增的医疗费用,虽然实行了全民医保,但是就算是医保,减免下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依然严重。30年后的我们,会不会和他们一样?退休金只是最低生活保障,而医疗的支出日益增加,庞大的老年人基数意味着我们将大量消耗正在医保的费用。在2011年,眼下,很多人我们的同龄人正在酝酿或正在偿还房贷,正在预支今后20年到三十年的收入,一套普通的房子每个月还款后还剩下多少?而且还得抚养孩子,结果就是无力增加其他消费。421的模式是个无奈的选择,即使是非主动选择的,为了有一定质量的生活,还得保持421的结构,一个普通家庭未来还需要支付多少未知的费用?现在的医疗费用极贵,4个老人的医疗成本,加上2个人的房贷压力,加上一个小朋友的各方面的投资,你还能预支多少?而且背着这座山,你失去了冒险的机会,而且普通的职员还不敢随便轻易的变动职业。十二五计划虽然提出了经济转型,对这个社y会动力系统做了一定的参数调整,但是421的结构,每个家庭能投入多少增加我们的内需,没有每个人的投入,国内消费总额的数量再大也只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数字而已,不能反映每个人真实的消费能力。对于西方,刺激消费可以通过增加信贷,让你更多的预支未来。预支未来的东西,巴菲特是绝对不会做的,因为那是不真实的。预支未来,控制得不好就是增加泡沫,就如同一个接力棒,每传递一次,增加一次泡沫,这个游戏中每个传递的选手都会获益,受伤害的只有最后一棒的人,房子这个东西,说不好你就是最后一棒。而且泡沫始终是会破灭的,真正保值的或许只有那种真的稀缺的东西,譬如古董,艺术品,真的每一件都是绝笔。社会分层越来越清晰,界限越来越明显,门槛也越来越大,可能你能读上的学校,你的后辈未必能念得上!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还是努力吧~——————Canghai.yu Billing Product Department Guangdong Esh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