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spresso

  应该是两个多月前,我入手了一个比乐蒂的brikka咖啡壶,我的生活便又增加了咖啡的味道。说起这个咖啡壶,不得不讲起此前不经意时在美东的星巴克里留下了一个联系方式。当时星巴克的员工每周都有免费咖啡讲座,到时候对咖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互相交流。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每周都可以接到两个来自星巴克的电话,每次来电都那么的客气,直让我觉得如果不去一趟完全对不起他们。

于是,在某个周六,我便和豆一起参加了这个咖啡学堂。这节课在我的脑海中印象非常深刻,比如当时品尝的是危地马拉安提瓜的阿拉比卡豆子,为了感受咖啡和面包的相得益彰,还尝了一块麦香三文治,其实这些都不是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关键是最后,星巴克的员工拿出一个法式滤压壶,说这个壶其实可以做出我们喝的这个口感的咖啡,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此刻的空气漂浮着一丝的尴尬,后来他补充了一句,其实不买这个壶是没有关系的,大家交流一下对咖啡的感觉才是今天的关键。打此以后,我再没有接到过星巴克的那种盛情难却的电话,因为我终究没有买他的法式滤压壶。其实一直都有买个咖啡壶的想法,但是一直只是说说而已,喝了这杯免费的咖啡后,我开始有点想了解咖啡文化了。于是我们一起去国美苏宁,看看哪种自动咖啡机,迷惑的是从几百元到几千元都有,从两个巴掌大的摩卡壶到比微波炉大的意式咖啡机,当时我们傻傻的觉得那个小小的摩卡壶能煮什么东西啊,应该是磨豆器吧。

说起来也巧了,当时惠惠有一个专题是专门介绍如何挑选咖啡豆的,这才对咖啡豆有更深刻的认识,原来咖啡树一共只有3个品种,但是根据产地不同和烘焙的方法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咖啡豆。这个东西和茶叶差不多,茶树也只有寥寥几个品种,根据产地,季节,部位的不同,孕育了东方璀璨的茶文化。

我忽然觉得很佩服我们的先人,究竟是什么个环境下,他们能认识到咖啡的种子经过烘焙之后,研磨成粉,然后通过高压蒸汽或者90度的开水短暂的泡煮,得到一杯美式咖啡或意式咖啡。他们到底是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而且他们还尝试了别的植物的种子么?同样让我疑惑的还有酵母的发现,如果你把酵母放入温水中,很快你就可以闻到一股酸馊的味道,因为我们坏掉的水果和饭菜上都有酵母的痕迹,我觉得第一个用酵母来揉面的人很伟大,而且还能揉出这么多花样,譬如各种各样的面包,还有我们传统的包子馒头,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是怎么想出来,而且敢想,而且敢吃,以前不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好的实验室,无菌环境,以及各种精密的仪器,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包括茶叶,谁会想到拿树叶回来放一放,抄一抄再放一放,然后再炒一炒,最后还要考究泡茶的器具,冲泡的方法。

我被这几个问题困扰了很久,我想我是考究不出来的,或许咖啡茶叶酵母都是上一个文化纪元留下的知识积累。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再巨大的差异下面还有有不少的共通点的,譬如东方的紫砂壶与西方的摩卡壶。中国的茶文化,说简单也挺简单的,找个茶壶,放下一小撮茶叶,倒入滚烫的开水,静待一会,从茶壶倒出来的便是芳香提神的茶水。但是要是说讲究,可能折腾上个十几分钟才能品尝上那么一小口的功夫茶。

小时候家里用的是大茶壶,喝茶也是一大杯一大杯的喝,来到大城市的时候看到人家都是小茶壶小茶杯,小口喝茶,忽然感觉这才是市面啊。好的茶壶,像紫砂壶,茶泡得越多,留在茶壶里头的茶香就越浓厚,即使不泡茶,闻闻也会沉醉其中。西方人其实也有这个喜好,只不过他们的目光从茶叶转向了咖啡。这种专门煮意式咖啡的咖啡壶,用的便是食用铝材,据说这种铝材有小孔会吸附咖啡的香味,用久了也能达到紫砂壶的效果。其实这种醉人的感觉,或许是器物用久了,拿起来情不自禁回忆起以前的美好,正如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样,自己主动的沉醉其中。

正如泡茶的时候根据茶的特性,控制水温和泡的时间一样,煮咖啡也是这样,需要控制水温以及煮咖啡的时长,控制不好,苦涩味和咖啡因便会过度。意大利人更倾向把咖啡的油脂榨取出来,因为咖啡的芳香都在它的油脂里头。咖啡不能像茶叶那样,喝完了加水再泡,一直泡到茶色变淡为止。所以喝咖啡的代价似乎是要比喝茶要高的。当咖啡被带到美国的时候,由于不舍得倒掉那些仍有味道的咖啡渣,便诞生了美式咖啡。美式咖啡,口感苦涩,咖啡因含量很高,因此很是提神,很适合这个勤劳的移民国家。每家煮的咖啡味道都不甚一样,于是星巴克便是以美国妈妈们的经验为基础,把咖啡作为一种饮料来推向世界。

正如功夫茶每一杯的茶量都很少,香气都很浓,Espresso也是这样的一种咖啡,咖啡粉的分类很足,水很少,杯子也和功夫茶的杯子差不多大小,香气扑鼻,喜欢上了这种咖啡,或许喝其他的咖啡都会觉得淡。法国人调侃美式咖啡,说那简直是洗咖啡的水,但是美国人还是喝得那么的怡然自得,星巴克还是开得那样的火旺。

其实无论是我们的茶还是外国的咖啡,只不过都是一种调和生活的方式,你只要习惯接受就好,不要以为意式咖啡是最正宗的咖啡,最正宗的咖啡据闻是要加上胡椒和其他香料的。泡茶煮咖啡有很多技巧,不妨都去试一试,因为试过对比过你才知道你喜欢喝什么样的茶,喜欢什么口味的咖啡,而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去摆弄功夫茶,为了彰显生活品味端上一杯苦涩的咖啡。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不要让生活方式驾驭你,虽然很多时候身不由己,但是你的心是清醒的,那就足够了。

2012.12.16 于动物园南门——————bonjour,moi am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