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网络太糟糕,还没有到登机的时刻,只能在迪拜机场徘徊,因为A380的搭载的乘客很多,所以检票以后会到一个新的候机大厅,根据票上划分的分区号一个一个区域上机,所以在欧洲往迪拜飞的时候,因为没有A380专用的候机大厅,所以一般来说现场都会比较混乱.(导游说)上一个航班已经让我们折腾了7个小时,到了迪拜已经天亮。好不容易熬到上飞机,整个人以及疲惫不堪了,接下来还有6个小时,跨越4个小时的时差。等坐到位置上的时候,那种第一次坐380的兴奋已经完全不见了,因为在这里和之前的777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椅子一样,两个过道,一样的屏幕,一样的手柄,总而言之,一点也不新鲜,下飞机之后,其他团友说,380每个人的位置能宽敞点,我虽然没有感觉出来,但是在380上我还算是迷迷糊糊睡了一阵。这回又是有两顿,我又是抱着尝试的精神来了两份早餐,一份是冻的牛肉鸡肉片,一份是传闻中的阿拉伯早餐。一看到那个阿拉伯早餐我就没有什么胃口,吃起来膻呼呼的,口感很怪,味同嚼蜡,而且还很咸,这种尝试的确是有代价的。时不时空姐会推着酒水饮料过来,我一般都是要苹果汁什么的,看到有一些用玻璃瓶装的饮料,我很好奇。在上一程的航班,我竟然自己伸手拿过来看了,然后空姐说不要自己拿东西,顿时一下子感觉非常的丢脸,所谓那种什么中国人在飞机老是自己拿东西而且还拿很多的形象又出来了,可是我只是想知道那是什么。这一程我坐在过道旁边,我的左前方坐着一位老人家,但是他的触摸屏都是雪花,听闻我是搞IT的于是想让我帮他看一看。于是我捣鼓了一下,发现一点没好转,路过的空姐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说帮忙重启一下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慢慢我和这位老人家都聊开了,他儿子也是搞IT的,在汇丰银行,比我大六岁,每每说到儿子,老人家总是兴奋不已,但是老人说问儿子那些技术术语,儿子却总说说了你也不懂,两代人的隔阂多多少少还是在那里的。本身也是工程师的他,只能自己猜,说到他的工作,兴奋不已,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看得出这位老人家以前肯定是一位业务骨干,更看得出这位老人家是憋屈了很久,虽然我一脸疲倦,我却不忍心打断他的话语。显示屏最后的结果是,重启了也一样,所以这位空姐多次过来表达歉意,而且每次过来的时候态度是那么的亲切。所以我这次拿完苹果汁的时候,顺便问了问那是红酒吗?人家说是啊,你要不?我说不要。然后心里一直翻腾,要不尝尝是吧?好奇害死猫,再她的回程我厚着脸皮说我要一瓶红酒,于是人家马上给我拿了一瓶,而且还给了我几个杯子。这一下,前后左右的团友都凑过来了,每个人都喝了一点,都说还行。仔细看这酒,倒真是法国产的,但却不是波尔多地区,几口把这个酒喝完了,虽然这个迷你红酒分量很小,但是还是让我萌生了浓浓的睡意。迷迷糊糊中,飞机降落到了阿姆斯特丹机场。就是这个380应该是阿姆斯特丹机场的候机室,桌子上的是插座机场的小卖部应该是特色纪念品店海关官员很帅的机长(我猜)一起等行李的荷兰美女以及旁边很典型的荷兰装束的男子入境后机场里头的商店机场的路标机场的外景外面的风景是如此的漂亮,空气中没有那些让你感觉朦胧的东西,你会发现外面是那么的透彻,远处的云与近处的河道呼应和谐得很机场高速附近的酒店,看起来和我们广州的现代化建筑的差异不大从现在开始,游记变成了图记了,以旅途中的图片加心情的方式来展示旅途的所见与所思。距离上一次拿起单反寻找照片似乎已经有些日子了,关于旅游的态度,关于摄影的认识,我一直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关于旅游,我希望我能了解这个地方,或许是有人讲解,或许是我之前了解过,旅游的时候寻找记忆的碎片。若旅游仅仅是,到此看一看的话,还不如看看图册,看看录像来得方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行路,缺一不可,光读书不行路,只是书呆子一个;只行路不读书,那就是一介莽夫。关于摄影,或许是碰过胶片的缘故,所以没有主题,没有目的的时候,不会随便按快门。所以每一张照片对于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有的图片表现力强,能够让其他人也能感受到。一开始拍照片,讲究的是成片,至少手不抖,片不糊,该清的地方清,该虚的地方虚。然后拍静物,拍运动,然后我就找不到主题了,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能拍出有主题的片子呢。于是我便放下手中的器材,先好好想想。有时候照片就如同一个时间的定格,让我们知晓那一个时刻的时空;有时候照片就好像一个快速的写生,让我们永远停留在那个画面。这次拍照的主题就是记录下异国风情。风车村这是风车村的入口,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现在的木鞋可以像配钥匙一样做出来,木鞋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荷兰是一个海边国家,本来国土面积不大,是靠填海扩大国土的。荷兰的水运很发达,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填海,也因为这样所以荷兰的土地很泥泞,一般的皮鞋布鞋耐不住水的浸泡和淤泥中盐碱的腐蚀,而这里风干的木头鞋却是可以抵御这边泥泞环境这是一家木鞋制作的演示作坊,展示一块木头是怎么样变成一个木鞋的,瞧,他手上拿着的就是原木,一开始他演示用传统工具来切削木头展示的就是像配钥匙一样做鞋做好的鞋,木头里头水分很多,得晒干,然后上色,最后成为图片上的鞋子了,这个店里卖的东西很多,竟然竟然还有中国邮票卖,而且是那些50年代或者60年代的邮票,若不是时间那么赶我肯定带一点回来不要小看木鞋,还是有各种款式的河道里,野鸭平静的生活,人和动物相安无事,若是国内,或许已经进入肚子了旅游区少不了小卖部的,撑开的窗口做生意,颇有怀旧的感觉没猜错的话这是乌鸦,黑黑的乌鸦风车村的特产之一就是奶酪,更准确的说奶酪是荷兰的特产,荷兰出产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奶酪,上图圆圆的奶酪。对于这种牛奶制品,国内的我们接触得不多,一般来说只是去必胜客点pizza的时候才会感受到芝士的味道,而那种只是马苏里拉芝士,虽然我最近在弄烘焙,用的也只是奶油奶酪,一种半发酵的芝士,用作芝士蛋糕。虽然这些奶酪圆滚滚的,各种大小都有,而且还有很多打折的商标,让人很有购买的欲望,但是却买不下手。这个看起来像我们的腊肠一样的东西就是当地的腊肠,看起来腊肠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食物,不过造型就真的是有点丑剩下的就要说说这里的自然风光了,是那么的令人陶醉,或许是刚刚下过雨的缘故,现在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一眼看去天空是那么的透彻,看着远处的溪流,一座座的风车,与近处的草地一起组成了一幅对比度极强的画面。潺潺的流水,蔚蓝的天空,一望无垠的草地,加上那远处的几朵白云,还有那穿过画面的飞鸟。这里的画面感是那么的强,颜色是那么的浓烈,让我兴奋不已,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张漂亮的明信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我觉得为什么欧洲人喜欢浓烈的色彩,喜欢表现力那么强的油画,或许这是跟他们的环境有关系吧。倘若天天看到的都是云雾缭绕,朦朦胧胧,相信他们的山水画也一定像中国那样抽象写意。改变了曝光参数的风光照片,想表现出的是弯弯的河岸与潺潺流水的对比河面很广,一边是古老的风车文化村,一边是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相互守望,相安无事,美总是相对的,坐在城镇的条椅上看着对岸缓缓摆动的风车与坐在风车边上看对岸的忙碌的生活,那便是两种意境。路边的灯塔和木头围栏,围栏上的小标志似乎在说要禁止些什么行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风车,虽然电力已经取代了风车来磨面,灌溉什么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与时代的象征,这里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方式,所以荷兰也是最早利用风能发电新能源的国家风车,河岸,飞鸟游人与野鸭通往村庄深处的小路,时不时有人骑单车从这里路过小小的风车村,放眼看去尽是我们国人,尤其是在那些小店,比如木鞋店,芝士店,再次让我感觉到中国人真的是无处不在,即使国内还有很多的矛盾未解决,但是有钱了的中国人,正一步一步的影响世界,或许现在说有点早,但是接下来有很多事情一步一步验证着我的感觉。2013.6.14于动物园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