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r 2015

  明明这是去年的最后一天想到的东西,却在一个月之后才打算列下来,作为一年的计划,这拖延症也是够严重的。

智能家居

  1. 在这一年,构造一个apple体系的无线影音系统,彻底抛弃小米盒子,包括apple TV,apple router,看是否能把SONOS收入麾下。~Apple TV 已购Synology NAS 已购
  2. 是时候要买个游戏机了,感觉带kinect体感的Xbox one不错,没有游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对小屁孩来说,打死我也不会告诉你们我在玩部落战争这么low的游戏。对微软的偏好,让我觉得希望尝试微软的智能家庭能做到什么程度。
  3. 是时候要入手个机器人了,irobot的吸尘机器人和拖地机器人得选一个,看起来是拖地机器人似乎更合适。~irobot拖地机器人 德国网购 6.16日到货艺(ti)术(sheng)探(bi)索(ge)
  4. 画几幅漂亮自己喜欢的分形图把,希望玩些有艺(bi)术(ge)性(gao)的小众玩意阅读期刊
  5. 坚持把MIT technology review 12本英文期刊读完,把哈佛商业评论12本中文期刊读完,把CCF的会刊翻完MIT technology review Sept&Oct 2014MIT technology review Nov&Dec  2014MIT technology review July&Aug  2015哈佛商业评论201501 领导者率真尺度坚持思考
  6. 选出3几个合适的好用的开源软件或者开源框架,写几篇推荐分析文档
  7. 重新思考运维的工作,整理出一个具有本人特色的流程框架,形成长效机制
  8. 重新思考软件开发项目的推进工作,按照实际情况结合软件工程的思维,形成管理模式走火入魔
  9. 阅读金融投资类书籍,坚信工程领域pattern的思维,结合计算机算法思维,做出自己的思考决策模式
  10. 继续研读混沌经典书目,争取能阅读曼德布劳特的原著
  11. 继续关注计算机安全领域,有机会翻译一本精致的黑客算法书籍
  12. 继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杂书

《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这是一部我极度不喜欢的中国科幻著作,虽然有格局,但是没细节,很头疼的看完了

《奇思妙想:15位计算机天才及其重大发现》这是一本还原天才人性的书,把驾驭机器作为人类前行的努力,让他们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不惧怕问题,有信心有背景多学科的交流让思维的灵光不断的闪耀。

《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第一次从科普的严肃的角度认识相对论这个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理论,与量子理论的不可调和,其实正与我的现在一样,虽然实验表征如此,我依然不愿放弃,希望chaos也是一条新路

《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原来在80年代,沈教授已经就混沌的哲学含义做过自己的阐述,书中的观点多少印证了我的猜想,关于混沌与东方文化的关系,混沌有序以及确定性和非确定性都是统一,并无完全的推翻的论述。书中对爱因斯坦文集的多次引用,发现爱因斯坦的对确定性的执着和对量子力学中概率的描述也印证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和科学哲学是一对双生子,沈教授在80年代能完成这样的探索极其不容易,但是时代的局限性与科学的发展还是需要我们从更现代的视点去认识混沌系统。

《智者的困惑》丁先生的文笔其实很一般,故事讲得不够生动

《经典技术分析(下)》翻完了,继续学习吧

《菊与刀》对日本文化做一个了解,虽然时过境迁,或许日本文化已经有所变化,但是读起来还是获益不少。至少对比了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观点,对自由,对压抑,对忠诚,对灵与性的认识。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

《21世纪资本论》年初很火,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都有编辑撰文提及,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直接有一种想立马跳槽去累积资本的地方,纵观法国英国美国的资本发展轨迹以及比例,作者预测21世纪继续回到资本继续高度集中的状态,算是进一步的加深了上一本书《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对我的毒害,加上这半年开始明显感觉的财务压力,对自己未来进入了一种更加迷茫的状态,但是很明确的是不积累资本无法保障今后的生活,但是如何积累资本也是一个对我而言很艰巨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设计心理学》好的东西是会引导用户避免错误从而达成目的,我们很多时候犯的错误还真不是我们水平不行,而是设计得太糟糕!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先生对建设事业的热爱,对新中国的憧憬,对科学的城市规划的坚持,在他的文字建筑中比比皆是。先生对专业的固守,对正确的坚持,让先生名满天下又让先生委屈难安。先生的大师风范,从先生精巧的语言表达便可感受;先生的情真意切,从先生语录以及其学生回忆中还原其拳拳爱意。

《锵锵三人行·跟陈丹青聊天》 字里行间丹青对中华文化的流逝的担忧,让人不仅感叹,如今,说人话,做人事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写给孩子们看的英国史》我想这本狄更斯写的书,小朋友们会看的很糊涂,除非是英国小朋友吧。书中看来,英国一直以来都涌现出很多不守信用,不理国家,恣意妄为,残忍成性的国王,看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完全的改变了这个国家,在这个程度上或许他们吃亏太多了,才有了今天的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不仅仅是工业化的辉煌,还有老牌资本主义的秩序。看完这个发现《权力的游戏》的很多剧情其实都是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刑罚,各种不讲信用,各种淫荡的行为,宗教在国家的绝对地位,所以这个时候明白当年的西方人绝对是敬仰那个东方的可汗之国。

《日瓦戈医生》苏联的那个年代,和我们经历过的一样,知识分子都过得很艰难。从文字里头看得出痛苦,看得出感慨,把很多深重的苦难隐藏其中,很多时候文章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却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或许作者把人事的苦难已经看淡,轻轻的讲诉他的故事,用无奈代替了无情,用命运代替了冷血残暴。

《wireshark网络分析就这么简单》说起Wireshark,回忆立马回到当年刚去大连,和导师一起忽悠项目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网络流量监控,而老谭默默的搞来了一个Wireshark,让我们眼前一亮,OpenNMS+Wireshark可以搞定那个项目了,可是最后人家没看上,但是却认识了Wireshark,网络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网络协议更是一个大坑,公司的挖坑填水更是一个个的陷阱 。其实这书讲的很简单,那是因为作者似乎都明白了这些协议,懂了这些个RFC的恩怨情仇,无他的,有价值的的一本书,但是不适合入门!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的作品的合集,虽然是量子物理学家,但是植物学家的父亲无异是引导他进入生物学的导师,或许从此开辟一门分子生物学的分支。其实就薛定谔而言,认为统计热力学是统计物理学的基础,能够描述客观事实,这本身就是人类的一个进步。不过书中对熵的描述让我产生了很大的疑问,什么是熵,而为什么可以跨学科的表征?物质与意识一个章节是他在剑桥的演讲录,他对这个产生于希腊的西方科学体系做了一个分析和探讨,也提出了很多的疑问,提出了结合东方哲学观点或许会促进科学发展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就和道德经中的探讨人和自然的东西类似了。

《信息简史》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让我把计算机重新认识为图灵机的具象化,正如机械手臂是工业革命中自然力量中的扩展,当前的计算机就是图宁机的扩展,即使是超级计算机也不能媲美人脑这个非线性生物计算机。从这里出发我忽然想看看冯诺依曼的书,维纳的书,回到计算机的本质的世界中去。这书虽然没有解决我熵的疑问,却回答了另外一个,关于确定性原理的疑问。那就是量子学说中的不确定是因为观测一个量的时候必然破坏了其中的状态无法复原,于是根本就无法同时观测其他量。并非推翻了确定性原理,而混沌与有限精度我认为这就是图宁机的死穴。

《颠覆医疗》作者仁心仁术,为了科学不惜让自己陷入药厂与患者的漩涡;作者毕竟是一名优秀的医生,而不是一位极客,所以对于未来的医疗的愿景描述得不太明确,但是关于基因的前景,关于患者对医学的认识,每个人对生命的认识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非专业的人士应该通过信息化获得更多的资讯,获得一个治疗更多的信息,对治疗降低期望值,拒绝更有害的诊疗手段。另外,还是应该好好重新拾起中医这门传统的学科。

《牛津通识读本:资本主义》非常精炼的一本简述资本主义来龙去脉的书籍,双语版,感兴趣的某些描述还可以看回英文的原文,看书的满足感也提升了。文中讲述了资本主义的前世今生,如何脱胎于欧洲非集权的封建制度,探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当今资本主义的四个不同的变种,英国资本主义,瑞典资本主义,美国资本主义,日本资本主义,不过的国家和社会文化对原生的资本主义都做了不同的但是成功的探索,然而他们也正在面临生产和消费高度分开的新挑战和新危机。反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纵然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可是前进的动力无法阻挡,特殊的环境只能用特殊的方式解决,资本主义是这样,社会主义更是这样,不能迷信主义,关键要解决问题。

《精品咖啡学·上》台湾人的专业性是有口皆碑的,这本书更是一个例作。用资本主义发达的商贸系统构建起来的精品咖啡业感觉真的要胜过国人自娱自乐的精品茶业。咖啡是一个新生的经济作物,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一起成长,随着各个拓荒者与殖民者一起,把物种的多样性和当地的气候相结合产生的特殊的生豆,通过与气候环境匹配出现的技术革新,把脱皮与发酵这个工艺半标准化,通过烘培与标准化的评级与采购形成了产业链的闭环。这不仅是一本讲述咖啡故事和历史的书籍,更是咖啡产业的描述,发展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咖啡产业如此,信息产业难道就不是了么?

《精品咖啡学·下》作者不愧为一名专业的咖啡品鉴大师,本回从味觉出发,探索咖啡味道成因。咖啡大师通过对咖啡每个环节的不懈努力,持续高要求的对每一位顾客负责。从化学的角度以及美国普罗大众的口味,寻找出了“金杯”萃取的科学数据,1000ML的水55g的咖啡粉,冲泡2到3分钟,使用85度的水,基本就是一个处在金杯的咖啡。但是挪威人喜欢更浓的咖啡,巴西人喜欢加糖,有人嗜苦涩,有人嗜恬淡,多看看多学学多尝试,慢慢的去品位咖啡,纵然未必是心头所爱,但也不要暴殄天物。

《黑客与画家》我想在思维层面上,我很符合里头描绘的黑客的形象,不过也有不同,比如,我并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和代码量,也未曾做过能够引以为傲的精品程序,与其说是一名黑客,不如说我是吉诃德先生。然今天被刺激了,正当我醉心于如何实现一个解析器的时候,我发现了这项目即将终结,情绪不稳,心情杂乱。为山九仞功亏一溃,功败垂成的感觉,刹那间让我崩溃了。这或许只是个香格里拉,或许只是个鹿野旧苑,努力过,无言败。两句话自勉,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语言,系统,架构,机器只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产物,无最优解,但却有最糟糕的实现。不能看出谁最好,但可看出谁更挫。

《一课经济学》这本出版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书,30年后再版,又40年后罗振宇把它翻出来重印变成了新书,然而翻看其中内容,毫无陈腐之气,金融业发展日新月异,但万变不离其中,我终于认识到经济学这个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活动,而所谓的挣钱是研究的副产品,如若为了挣钱而选读经济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做为一个非经济学科的工科人如是说。正如书上而言,金融的繁荣本应刺激生产而生,只有创造出财富,有效高质量的创造财富是当前一片繁荣的根本原因,我们的穷困不是因为没有货币,而是生产和消费的大偏离。无形的手管控太多,壁垒太多,补贴太多,往往是使得落后的生产得以为继,而有效的生产却难以发展,最后是小民买单,所有的政策长远看是有利有弊的,自由主义不是万能,但是经济市场缺乏自由与残酷是万万不能的。#总共看完25本书,再见2015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