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的花房姑娘伴随着六爷的倒下而变得高亢,我终于松一口气,压抑的心情顿时消失,然后麻木的看着演员表飘过。或许早已被剧透知道了六爷的结局,并没有像窦文涛说的那样泪崩。有些电影会带着一种时间的印迹,某些貌似不起眼的片段或许会引起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的共鸣,显然做为80后的我们是难以理解这种情结。或许这个片子要的是情怀,要的是票房,要的是影响,所以至于是否要让李易峰和冯小刚飙戏,是否要让吴亦凡扮演一个跋扈的二代,都不重要。或许我们现在活的太好了,以至于很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某个特殊的年代却只能是个奢望。毫无疑问,六爷曾经在江湖里叱咤风云,当霞姨回忆起六爷拿着军刀独自撂倒一群人的时候,那近乎崇拜口吻就能察觉出来。可是江湖不会总是某个人的江湖,当六爷的江湖成为了历史的时候,六爷仍然不愿意走出它的江湖,开着小杂货店,遛着鸟,管着小胡同的小杂事。穷困的生活以及剑拔弩张的父子关系,对曾经风云一时的大哥来说,是一种常人难以承受的折磨。兄弟们渐渐的离开那个江湖,跳到了其他的江湖,祖师爷不同,玩的游戏不同,自然和六爷的江湖渐行渐远,六爷能理解却无法接受。春秋战国时代,受到周朝的影响,规矩和仪式是超越一切的,连打仗都不例外,当始皇帝说去他娘的规矩的时候,灭六国成就一代伟业。六爷的坚持,终究是会被湮没的,虽然聚义堂开起来了,但那已经是一个新的江湖。海上钢琴师1900生于客轮,最后和客轮一起成为了一阵青烟,这不也是六爷么?每个江湖都不一样,一个江湖的大侠,在另外一个江湖就是大虾。平时我们被商业电影带坏了,或许说不上谁带坏谁,因为商业片只是迎合观众的口味。我们总是习惯了英雄,爱情,大亨,物欲横流,当六爷做为一个穷困的老混混出现的时候,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小平民的生活,我们过不了电影那种想浪漫就浪漫的生活,去不起那个富丽堂皇的酒店,到不了那个美女如林的夜店。假如我没有在广州生活工作,在我的那个小城市,我会是哪个角色呢?没有六爷的大哥范,也没有三子的霸气,或许就只能像刘桦演的那个窝囊的角色。当想到这里,总会有一阵阵的悲怆,难道在广州我就不是这个角色么?若然冯导不做导演,真的做六爷的话,我们还能认识他么?看着六爷坐地铁,拜访兄弟筹钱,被小飞的朋友嘘笑,甚至被煽一巴掌,这不就是小民们天天遇到的事情么?小民活得憋屈,活得窝囊,总想找个理,却总找不到,同样的理在别人身上管用,在自己身上球用。我想为了通过审查,这个故事感觉就不够完整了,尤其是中纪委这一块总是让人感觉到突兀,但是心理又很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或许我的儿子已经无法理解这种印记,因为这个年代的奢望,到了他们的年代便理所当然。然而变换的江湖,不变的总是侠骨柔情;纵然是数不清的刀剑客,远不去的刀光剑影,挥不掉的血光四溅。我在想,我的身边好像从未出现过一个六爷般的人,但是却又很多六爷的影子,譬如家里一直教导见人要打招呼,夹菜只能从上面夹,待人必须得有礼貌。崔健的音乐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朋友,一个做了12年校友但在高考前才相互认识的朋友,刘二。当年他借我崔健的cd,似乎就有这首熟悉的歌曲,他说的一口流利的北方腔,还有很多我当年无法明白的事情,而如今我明白了他当年的状态,却又看不懂他现在做的事情,他的骨子里多少也透着六爷的血气,或许这是我觉得的身边的最像六爷的人了。对于年轻人,六爷经常说,这帮人没规矩,其实能怪年轻人么?当旧房子轰塌,而新房子迟迟无法落成时候,我们注定要漂泊的。每个人都在探索着他认为的未来,寻找着属于他们的新房子。终究这个新房子会落成,也注定很多漂泊的人只能去往天边的尽头,幻灭成空中的一尾流星。无论是小飞的刁横还是晓波的倔强,但从骨子里都没有那股阳刚劲,耍酷是装出来的,阳刚是掩不住的,演技是需要,但底气却要足。六爷眼里的年轻人不仗义,难道六爷一辈的人就很仗义?有一个被剪掉的片段,就是六爷发病那会,其实就是在颐和园后边老树的野湖边,发出的江湖贴,竟无一人出现,与后来为见六爷最后一面的兄弟齐聚的场面截然不同,人还是那帮人,事还是那些事,这能说谁仗义,谁不仗义?其实仗义的六爷无处不在,业界良心的亚马逊是不是?那已经西去的乔帮主是不是?那变节的斯诺登是不是?其实六爷没走,在众多的网游中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LOL,我想六爷式的人物还在,甭管认同不认同,那就是个江湖;在众多的电子空间中,一个个黑客的存在,其实不也是六爷的存在,总得坚持些东西;当我们离开学校,工作些许年,仍能坚持初衷的,难道我们不也是六爷么?于动物园南门·法政路2016.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