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泽水困

  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小谷围的时候,总是想着有免费的软件用多好。疯狂的拥抱开源,但不得不承认当年只是附庸风雅。有一件事记得很清楚,为了找一个杀毒软件的破解版,不遗余力的搜集卡巴斯基,诺顿以及赛门铁克的资源。能装系统和杀毒软件应该是非计算机人对学计算机的人最羡慕的事情,然而每次我们真的只是去重装系统和杀毒软件,竟然没有别的想法。后来金山毒霸宣布,从此以后免费升级病毒库,然后我们纷纷投入金山的怀抱。不久360推出了免费的安全产品,就是现在饱受争议的安全卫士,但是不得不说对付流氓软件,无论是收费的卡巴、诺顿还是免费的金山、小红伞,都不如360来得猛,来的彻底。计算机行业黑吃黑,360算是这个行业的老大,没有第二。开源的呼声在2004年的时候喊得特别火,以至于学校专门租车,拉壮丁似的把我们送到天河北的软件园参加某个开源会议的活动。好吧,我承认第一次看到了倪光南本尊,还是很激动的。每个人发了几张openSuse,redHat(fedola),redFlag,openoffice的光盘,然后回去我们多了一项技能,装linux。那个时候谷歌还在,百度几乎都是被忽略的节奏,当年的份额有多低,我说一下,当年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认定百度只是一家烤肉店,烤肉店开搜索引擎,别闹了!纵然我是个软粉(微软粉丝),我也是个拥抱开源的人,年少轻狂瞎折腾,才发现开源不是原来想的这么简单。或许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开源(open source),简单的说就是拿出自己写的代码程序给大家免费的学习,如果要使用或者二次开发那就得遵守作者的授权了。关于Stallman和GNU(GNU is not Unix)的故事,我还是了解不少的,不过也权当故事看了。 开源的死敌其实是微软,Bill崇尚软件是商品有版权(copyright),Stallman强调软件是人类的,不应封闭,自创了copyleft单词,创立了GNU。其中故事多了去了,今儿不是讲故事的,但是开源人强调Free,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自由,但是因为不收钱,所以免费比自由更深入人心。其实开源是计算机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天地人和的东西。大洋彼岸刚刚经历完互联网泡沫,而天府之国才刚开始普及windows,装软件都是技能,何况是程序开发,开源更是难。10多年后的今天,IT从业人员剧增,开发技能开始变得成熟,开源才算是有了土壤和种子,但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泡沫开始呈现,至于何时破灭?不告诉你!我讲故事太唠叨,以前就是这样,总是要说一大堆情节铺垫。这10年变化太快,虽然开源开始变得被众人接受,但暂时也是个自娱自乐的东西。我想说的是,作为C2C(Copy 2 China)的中国互联网提供了太多的免费软件, 封闭的互联网生态滋养出了容忍度相当高的终端用户和太多不思进取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从中的逻辑,无非是,免费给你用你还唧唧歪歪,还想咋地?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如果真的是免费,大公无私,一切从用户着想的话,公司怎么运营?动则上千万上亿的风投,真的是要把钱撒给各位?我俨然记得,当年如火如荼的开源运动,也夹杂着另外一种声音,免费的产品,不敢用!年轻的我无法理解,总笑人家太保守。现如今,我也是这个观点,免费的东西,不敢用!偷偷的说,破解版的软件除外。给钱买服务,天经地义,无论是哪个行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会推出更好的产品,进一步的贴近用户的需求,不过不排除有些产品经理天马行空,不考虑用户的世纪需要。但是免费用的服务,意味着用户的资料作为一种商品,授权了给这个公司,包括用户的数据和行为,至于是否改进服务,那得看是不是当前获得的信息卖的钱够不够多,不够多那就以服务好客户的借口,尽量多的攫取用户的私隐。某次参加安全会议,360很自豪的说,我们的云很厉害,为什么能鉴别这个文件到底是不是可疑文件,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用户的文件都翻了一遍,所以只要不是第一次出现的文件,它肯定在哪出现过。对于数据与用户行为,是我们在数字时代最最珍贵的资产,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意识到。即便是当前年轻的互联网从业者,他们知道PGP因何而生么,为何出现debian?市场因专业细化提高生产力而存在,斯密如是说。作为Evernote的中国替代品,如有道云笔记之类,体验极差,如果对比起Evernote来说,在Mac端辛辛苦苦积累了一个月的技术文档,竟然是不成功的,而且没有一点提示,没有太多的归档功能,手机客户端崩溃后未保存的资料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苦苦的等待了几年,竟然没有太多的改变。使用了Evernote后,操作人性化不说,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用户更好的保存文档,笔记,甚至可以扫描文件,名片,自动识别图片内容,毫不犹豫的购买了一年的高级版。曾有一位网友揶揄,不敢用国内的免费软件,因为很快你的信息就被各种骗子拿到了,或真或假的用各种骗局忽悠你,更甚称为暗网社工库的一部分,某个人的某条信息是不具备太多的价值的,但是把关于某人的信息综合起来,无论是谁获得了,都很可怕。莆田系和百度,之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可百度是大家豢养出来的,一出问题,大家把自己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其实算不算是不厚道呢?作为这个企业的总多工程师呢?或许很多人会喊冤,我只是普通的码农,技术不是错,有钱谁不干呢?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这个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在种恶之因,怎么可能不开出恶之花,结出恶之果?大家都跑去了互联网,传统的软件行业,本身底子差,招不到人,那就更差了。当我想回到开源社区去寻找援手的时候,发现连普通的shell操作讲课都要收费,几经质询开源的本义,反招恶言。当回到校园,发现当前的学生确实比10年前的我们拥有更多的技术经验,然而,几经尝试谈谈对计算机的理解与愿景,均遭白眼,唯挣钱至上。或许是我太奇葩,技术不算太强,而口水太多,而我想要的太多,过于贪心,于多数人而言,只是笑话。或许因为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对我笃信的执着,即便是不可思议,我也要去努力,结果只能看以后了,做好事且能人所不能,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一条荆棘路,不是我想走,而是阴差阳错到如此困兽境地,破局或许身会死,但是不破,心已死。法政路20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