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

  50.《“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 2016.11.25

这又是一本文集,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专家研究性报告以及重量级人物的发言稿,是市直机关工委的读书活动的指定读物。

“一带一路”是个很热门的话题,而且还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即便翻阅完这本书籍,我的脑子依然有三个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

  1. 第一个就是,“一带一路”太高,不像“计划生育”这样的政策,让人有切实的感觉,至少牵扯了计生奖励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我实在不明白,这个战略对不同行业,不同社会层次的人的影响。活动现场,李教授笑道,“以后免签的国家会更多。”但是,这“一带一路”的地区大部分的国家的政治不算太稳定,经济不算太发达,即便免签,你敢去不?之前看到有人笑话“一带一路”为“一带一露”,实在是喜感颇多。

  2. 第二个就是,随着特朗普的胜选与英国公投脱欧,看起来反对全球化与“精英政治”的浪潮变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一带一路”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方式,会不会遭到这股力量的阻力?而且上一个版本的全球化,就是依靠武力殖民与经济入侵的方式完成的,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资本的所有者,其次是经济随即腾飞的产业转移国家的部分雇主与雇员,而对于产业搬迁前的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譬如底特律的工人,随即失去了工作,而且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售价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使得该产业的其他雇主也纷纷的转行,产业工人难以消化,或许就是欧洲与美国反全球化浪潮的根源。全球化使得世界劳工组织多年来为劳工争取权益的成果毁之一炬。

  3. 第三个就是,为什么人民币要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底对人民币有何影响。作为一个经济的门外汉,我不懂,真不懂。毕竟世界银行组织这些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核心的机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还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理论输出与经济结构的输出,就拿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交易所与新加坡立国策略来说,自由贸易的理论加上成熟的市场交易方式,使得咖啡的发源地,处于饱受战乱与贫穷的埃塞俄比亚农民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足够的保护,并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获得利润,并且一定程度上通过价格调控保证了咖啡豆种植生产的品质;新加坡建国初期,世界银行组织通过规划新加坡的产业模式与政治战略,使得这个弹丸之地段时间内成为了发达国家,获得了响当当的国际声誉。不过世界银行组织也使坏,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也附加了额外的政治条件,但是其专业性与权威性是无法否认的,而“丝路基金”与“亚投行”能否向外输出这样的理论与经济结构就拭目以待了。

即便“一带一路”战略离普通人很远,正如当年改革开放看起来也离普通人很远,但是中国这个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要知道的是,跟着走,才有机会获得自己的财富积累与个人增值。

就个人而言,怎么走,走去哪儿,什么速度才同步,或许这是接下来不得不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