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科技之巅:MITTR 5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深度剖析》
软文
  以前一直有订阅《MIT Technology Review》中文版的习惯,某年某月的某一日,忽然这个杂志的中文版就消失了,于是我就改订了英文版,15美元一年,比中文版便宜多了,而且没有中文版这么多软文,人家的立场还是很中立的。
情怀
后来微信关注了中文版的公众号,翻译的文章虽然旧,不过也值得一看,最近出了本增刊,于是在京东双11的时候买回来了。实际上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尤其是我阅读过英文版的杂志,只能说阿里云研究中心不厚道的给自己写了软文,还卖出了98的天价,我想买回来的人多数是为了书架上更好看而已。因为这书只是把2012年到2016的每年年度专题栏目变成了一本合集,所以这有一半的内容我是看过的。其实MIT TR对我影响还是很大,买这书也是因为情怀的缘故。
毕竟通过这书,我了解了
- Boston Dynamic这个能做得到自动平衡,摔倒时自动爬起来的机器人,有二足的,也有四足的;
- 基因生物技术在美国的发展是多么的迅猛
- 3D打印竟然可以打印活体生物细胞
- 谷歌要用热气球为地球不发达的地球提供网络覆盖
- DeepLearning的多层神经网络的被人放弃的前世与某位仁兄几十年不懈努力后的新生
- 以色列大规模的海水淡化成本已经让人接受
- 高达35%转化率的太阳能电池板
- 贝索斯的太空观光计划
- 马斯克的运载火箭主体回收等等,
直言直语
当这些资讯被翻译成中文广为流传的时候,我已经消化过了,已经不再觉得新奇。或许是好东西看多了,让我对国内很多人和事有嗤之以鼻的感觉,不是我清高而是我直言直语罢了。
今年事情太多,前几天因为呼吸道神经痉挛让我一夜无眠,时间都打发到看这本书上了。
偶遇大神
今天竟然见到到了以前读硕士期间只在论作者上见过面的大牛,廖晓峰教授,这种激动或许和普通人见着演艺大明星一样吧。最近为提高工作效能,又写了个程序,发现自己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反而因为平时技术文档看多了,遇到问题知道怎么解决,即便偶尔有些小烦躁,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虽然我很想回到技术的疆场,不过似乎可能性不大,但是大事做不了,小事要做好,自己也会心安理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