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回在淘宝买到假书被恶心之后,挑了另外一家信得过不过贵很多的店家,大概一个月,关于费曼的两本新书就到手了,其中一本就是《你管别人怎么想》。
天下文化这个封面做的很有意思,《别闹了,费曼先生》封面的右下角写的是台湾第一畅销的科普书,而这本就写台湾第二畅销的科普书。这不是天下文化第一次出来关于费曼先生的书了,而《别闹了,费曼先生》就是天下文化的一个副主编翻译的,能看得出天下文化和费曼作品集的深厚友谊。不知道是不是台湾的书发行量都不大,很多费曼的书都绝版了,比如
- 《物理之美》(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
- 《费曼的主张》(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 《这个不科学的年代》(The Meaning of it all)。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费曼的书特别火。部分书也有简体版,可是我翻了几页之后,读起来总不如台办书这么有意思,所以我还是下决心买台版书去,有机会的时候再把那没找到三本书收入麾下。
这本书是费曼自己编撰的,所以故事性不如《别闹了,费曼先生》那么强,但是却真实表现了一个真性情的物理学家生平。这本书主要讲了费曼
- 回忆他父亲对他采取的特殊的教育方式,
- 重温他苦涩的初恋以及第一位妻子的生死挚爱
- 通过信件表达他对第三任妻子的相知相惜
- 重现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探险,参与“挑战者号”失事原因调查委员会的故事
最后收录了他去世前两周在加州理工发表的演讲《科学的价值》。
费曼的家庭教育
最近在听罗胖谈到费曼父亲的教育,说
小费曼在森林看叽叽喳喳的小鸟,他爸爸说你看那小鸟,在不同语言中它有不同的名字,即便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没多大用处,不如观察一下它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罗胖说是在《别闹了,费曼先生》中提到的,但是我只在《你管别人怎么想》看到这样的描述。所以费曼说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背诵事物的名称并不是真正的知识
当他父亲讲到恐龙的时候,说
头宽6英尺,身高25英尺的恐龙,如果它站在我们前院里,头可以伸进我们二楼的窗户,不过它的头可能太大了,挤不进我们的窗口。
不管他父亲说的是什么,他父亲都会设法转变成实际可以了解的东西。这就是费曼在一生探索里头采用的方法,把所有的理论都转换成他能想象出来的东西,而不拘泥于理论如何表达。
这也是为什么费曼能向公众讲清楚物理理论的原因。
费曼的母亲对科学一无所知,但是从母亲身上,费曼知道欢笑和同情心是我们能获得的最高深知识。
费曼的初恋
中学时,费曼的理科很出色,但是与人沟通却不太擅长,尤其是和女生。在他看到一位漂亮又很会处世的女生后,心生爱慕,却无法表达,即便人家的男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
他们的转折点在某次关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讨论,不管关于这些理论是多么伟大,费曼只看推演,不看结论,有不同的意见费曼会坚持自己的。我想这是他征服美女的关键,也是这本书名的来历。
“你管别人怎么想,我们听听别人说的,如果觉得没道理,就别管它!”
在科学上,费曼坚持这样的信条,在生活上费曼夫人阿琳坚持这样的信条。
红颜薄命,费曼到普林斯顿上研究生的时候,阿琳患上了淋巴系统的重症。在家里人要求费曼保守秘密的时候,费曼坚持要告诉她真相,虽然最后妥协了,之后的几天被阿琳看出来了,费曼只能实话实说。
所有人都劝费曼取消婚约,而费曼一直坚持。即便费曼参与曼哈顿计划,在研制原子弹的时候,两个聪明人的快乐书信把监管人员弄得团团转,不过奥本海默很宽容,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
阿琳没有撑到曼哈顿计划结束,字里行间可以感受费曼的痛苦,无以言喻。前面的文字描述得越动情与诙谐,后面简单的文字就能体会到失去的那种难过。
关于“挑战者号”
在120天的事故调查期中,费曼表现出了出色的探索能力,为了展示出橡皮环在被冷却后失去弹性,当场把同样的橡皮环放入与会人员喝的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拿出来,让大家当场理解。
在寻找问题的成因的时候,费曼坚持与一线工人访谈,一起工作讨论问题发生的可能。这可是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NASA在管理有很多缺漏,但是问题是什么呢?
- 上层人士夸张,不了解基层的实际运作,沟通不良,完全窒息
- 上层人士知道事情却假装不知
科学上成功的唯一方法是小心求证,不带感情。如果你发现一个理论就得同时说明他的优缺点,在科学家你必须诚实,但是在其他领域就不是这样的。
本书刊登了费曼的调查报告全文,这是费曼改了23版的报告,而且全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只要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费曼说的内容,因为说的都是人话,虽然费曼已经比较了解太空飞机的原理了。
我建议大家多读读这篇文章,尤其做科研的兄弟姐妹们,能把事情搞明白,能把事情说清楚,而且还能用文学性的语言,这都是我们的软肋。调查报告,并非都是那些套头的模板,假大空的话语,推卸责任的言辞,含糊不清的责任认定。
科学的价值
年轻时,我总认为科学是实用而完美的,能为人类带来一切美好的事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参与了原子弹的研究,但结果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科学象征了人类的毁灭。
战争过后,我一直很担心原子弹的发展,我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甚至不很确定人们是否能活到现在。因此内心不禁涌上一个问题:科学里是不是有了魔鬼?
换言之,我所钟爱的科学,我奉献了一生的科学,当我眼睁睁的看着它竟然做了这么可怕的事情后,科学的价值是什么?
科学家面临科学意外的问题时,就如任何其他人一样没有创见。
- 科学的第一个价值是:有了科学我们可以做各种事情,制造各种东西,但是若我们制造出来的东西是“好的”,这不只要归功于科学,还要归功于道德的选择;
- 科学的另一个价值是乐趣,知性的乐趣,这是纯粹的个人乐趣,对社会整体是没有价值的。但是科学带来的世界观上的提高,却是全社会的。
- 科学的最后一个价值是,自认无知,保持怀疑,是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础。以前的人以为人不能发挥潜能,就是缺乏知识,但是今日教育普及,又岂能每一个人都是伏尔泰?
允许尝试就能带来机会,要探索,就要允许失败,解决一个个的问题,通向未来的路就开启了。
自承无知才能有重大进展,有思考的自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有责任告诉大家这种自由的价值,教导世人不怕别人质疑,反而应乐见别人的疑问,多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