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小朋友已经到了上少年宫的年龄,看到各个课程的报价,发现最贵的莫过于乐器类课程与机器人类课程。前者我是无能为力,而后者我是当仁不让。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说,无论在学科的高度上与对学科的理解上,我都可以脱颖而出。
备好行囊,踏马上路
看起来,市面上的机器人课程无非下面几种:
- 使用积木类的玩具拼装
- 使用Arduino之类简单的开发板来做实验
- 使用一些可以编程的拼装积木
其实上面几种似乎都不太能令我满意,第一种,其实就是玩游戏,觉得家里也可以啊,甚至是lego的拼装,其实都可以在家里完成啊;第二种,太像物理实验了,小朋友提前的上物理课,提前几年似乎也没什么帮助;第三种,大部分用的都是些杂牌的教具,如果用的是Lego机器人套件MindstormEV3,我也就认了,杂牌的教具涂料什么的会不会超标不说,从小就丧失了版权的概念,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当然是我,一个软件开发类科班背景的家长的真实想法,而且我是一个不忘初心的人,我一直坚持认为计算机是一匹千里马,我们应该做一个骑士,而不是做一个饮马的仆人。策马奔腾,当然能领略更秀美的风光,让人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得效率更高,然而,饮马的仆人只会觉得千里马是一匹不好伺候的牲口,打死也不让下一代再走近马厩。是马的问题吗?当然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如果不激发小朋友热爱科学、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的习惯,学习知识只会是一种负担,学习计算机更是一个大负担。
看完这本书,我决定这学期的机器人课程,就由我自己来教了,使用这本书做教材,在Ipad上下载ScratchJr程序,让小朋友用虚拟积木的方式,理解编程的初等概念,包括程序的开始与结束、过程的流程控制、变量与对象的赋值、程序的中断与触发,说白了几乎所有的语言的基础都一样,只要用直观的方式理解了基本的概念,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交互体验,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不得不说,市面上很多的所谓编程入门的系统与游戏,都是抄袭MIT媒体实验室开发的Scratch。赤裸裸的抄袭,这是作为一个软件从业者所不齿的。不但要有好的初心,也要有一个尊重知识的环境,要有所谓的职业操守,你自己不尊重知识产权,也不要怪别人不尊重你的知识产权。
结语
我不懂乐器,教不了娃音乐;我不会画画,教不了娃美术;我体育不好,教不了体育项目。然而我只能通过我的专业,我的科学素养,教会他我擅长的领域,引导孩子走上科学的道路,让他们向往科学与艺术。
对了,不要以为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别忘了“鸟巢”与“小蛮腰”,都是钢铁与线条的融合,让我们回到毕达哥拉斯的年代,重新燃起对“自由七艺”的火炬,找回科学的初心,然后徐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