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单车大战

昨日,我开车到家楼下等娃下来,新潮歌KTV门口停着一两辆汽车,若是车停好了,是不会阻挡行人走路的。人行道最靠马路那边停着一溜的共享单车,除了OFO就是摩拜了,有几辆单车倒了下来,半个车身已经躺在了大马路上。忽然我发现这单车怎么还颤抖着往前挪呢,转过脸去,原来某辆大车为了停车,得往前走点,即便看到了单车也不停下来,为了自己,硬是把那几辆可怜的共享单车,拱出了人行道。那人走了下来,约莫40多岁的样子,头上略微有些白发,看着几辆单车横躺竖卧,噢,人家似乎没看到,只是看到车子没蹭,就又回到车上去了。

我心想,这怎么都得扶一把吧,看起来那车好说也得有个三四十万,甚至更高,开车的人看起来也像是个文雅的人,说他文雅,只是看起来没有满脸的横肉,穿得还算得体看不出暴发户的样子。

单车大战

我是一直不看好这个共享单车的模式的,一个不赚钱只亏钱的企业,到底能活多久?我问过身边的朋友,他们说你傻啊,那都是流量,你骑车历程的数据,挖掘起来也是宝贝,分分钟钱挣得得比一般的企业多。我表示不解,一辆车的成本不低,维护费用不低,使用起来如此便宜,流量与数据的获利应该是不足以支撑企业日程运营,一个技术团队的费用可不小。

摸着石头过河

他们再次笑话我不懂创业,要噱头,要创意,拿得下来钱就好,管他以后怎么样,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考虑,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定哪天找到了盈利模式,华丽丽的转型了。即便这家公司跨了,公司的上上下下都学到了东西,工程师、产品经理可以继续跳槽,高管团队本身也拿到了丰厚的回报,该散就散了吧。对,摩拜现在已经卖掉了,套现15亿,天啊,一个完全失败的企业,也可以套现15亿,看起来是我老旧了,没有这样的胆识与魄力,当然也就是没法挣到大钱。

从毕业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和那些创业型的朋友不太一样,我的坚持恰是人家强调要放弃的,我坚持谋定而后动,做那些长远看起来能够增加社区福祉的产业;人家坚持先干,别想未来,干着干着就成了,不干别人就干了;我坚持干得早与晚并没有这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干的这个东西真的好,那就是能够抢占市场,获得后发优势。

每次,我和做互联网创业的朋友聚会,聊到这些话题,都会有着一番唇枪舌剑,我总是在现状徘徊,人家已经买了10辆8辆车子,融资的金额是我工作一辈子也未能挣到的。

人性,善与恶

还是回到单车大战吧,最威风的时候,这些创始人都如大神一般受到各方膜拜,后来一家接一家的倒闭,那些可怜的单车,再也打不开,话说,既然公司破产了,难道不能把单车的锁都打开,让它们回归社会吗?看起来我说这话,很天真,毕竟做企业不是做慈善,可是公司倒闭了,既然没人接手,那就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去处,而不是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单车坟场。看着那些落满了灰尘,干瘪了的轮胎,窝在一角的废弃了的单车,心里真不是滋味。

共享单车,是人性的竞技场。大家对待这种公共财产的态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 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想着”公车私用”,有的人加锁,有的人涂画二维码,有的人搬回家;
  • 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想着”白用”,尤其是在OFO还是固定密码开锁的时候,有人做了密码本,有人选择”此车已坏”免除使用费,有的人选择砸锁;
  • 有相当一部分人想着”我不用你也别想用”,有的人选择把车座卸了,有的人选择把啥车卸了,有的人选择把车头弄弯,有的人干脆把轮子弄坏,弄脚踏的也有。

或许我从事的是公共管理的类的工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能更好的保护好及使用好公共财产,有”公车私用”、”白用”与”我不用你也别想用”这样的心态的人太多了,偶尔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想法,道德感稍微强一些的人,就会打消这种念头,而道德感薄弱甚至没有道德感的人,分分钟还不止以上三种破坏形式。

创业其实就是在和人性竞技,成功的使用人性的弱点,允许一定程度的使坏,然后在可控范围内获得自己的利润,创业的失败,多是对人性有过于天真的设想,亏损多半是人性的使坏已经超出了预期。

英雄(英勇的狗熊)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一个多么高贵的品格,但是能做到的人本身就得具备高尚的人格。实际上,根本没这么多拥有高尚人格的人,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又以什么论英雄呢?难道是高贵的品格?他身上都没有,所以只能用挣钱与否论英雄了。这,又是人性的不厚道了,说话的人怎么可能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话,或者说对别人再多的溢美之词其实都是暗着夸自己的,美化人性的弱点。

结语

失败了,还能拿15亿。这是好事,毕竟像小蓝、小鸣这些老总恐怕连15万都没拿到吧。然而,狼狈的离场,留下满目苍夷的烂摊子,恐怕就是当下很多没落互联网公司的写照。

对社会并不真正抱有善意的创业者,成功了其实是祸害社会,成功的搅乱了市场,失败也是祸害社会,成功的留下了一堆鸡毛鸭血。最糟糕的是,他们都被贴上了互联网教父之类的标签,留下了更多祸害社会的种子。总而言之,做不出这样事情的我,也注定挣不了那么些钱,认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