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而为人--《美丽新世界》

这本和《1984》齐名的小说,我却是在看完《1984》后十多年才读完。十年前,自己并不太了解优生学,不太知道生物体的所有反应都与化学物质相关,或许感触并不会太深。如今,我会建议那些没看过《美丽新世界》这本小说的朋友们先看看,《自私的基因》、《未来简史》与《基因传》。

因为这本小说让人深思的不是他提到的技术,毕竟本书写于上世纪初,当时能想象出的科技到今天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如果更了解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这样会让你对本书的主题:

一切物质欲望都满足了以后,人是否就幸福了

过于舒服的世界美丽吗–《美丽新世界》

“七个半小时不算繁重的劳动,定量配发的神经兴奋剂、游戏,没有伦理与道德约束的性自由,以假乱真的全感官电影。”这是《美丽新世界》提到的天堂,然而天堂里基本上没有疾病,容颜与身体不会老去,没有鲜花和书籍,更没有艺术与科学。虽然有绝对的性爱自由,他们却没有生育的权利,所有的生育都是规划好的,通过生物技术制造出来,人为的通过生物技术把人类分成5等,只有前两等级的人拥有这些自由,剩下的3个等级只是人形的奴隶,不会思考,不会抱怨,安于自己的现状。

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

人是感官动物,有喜怒哀乐,有期望,有失望,有愉悦,有悲伤。人之所以快乐,难道不是因为经历了种种的不快乐,种种的失望与打击后,遇到能让自己满意的事情,才会有的体验吗?

没有感官的落差波动,人还能叫做人吗?《未来简史》把当下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人是被化学物质操纵的生物”,而且幕后的老板却是”基因”与”物竞天择”的演化规则,而我们的自我意识与智慧也只是中间做催化剂一样的中间过程及副产品。

文明是必须的吗

喜怒哀乐,都是化学的作用,目的的让我们能活下去,规避危险,尽量多的繁衍后代,好把这个基因池通过人的生物体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人类演进的过程中,保留下来了对甜食的嗜好,对性爱高潮的迷恋,以及一副适合游牧生活的肉身。之所以能以这个形态现世,是因为那一群从埃塞俄比亚出走的智人,靠这些能耐干掉了尼安德特人、亚洲直立人,梭罗人,丹尼索瓦人等等。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社会与文明世界,可文明是必须的吗?

小说通过一个保留地的野蛮人的口喊出了这么一句话:”我吃掉了文明!”这个来自于野蛮保留区的人,完全不接受这个天堂。小说的扉页,作者引用了尼古拉斯·贝加耶夫的话:

一个新的世纪也可能开始,那时知识分子和有教养的阶层会梦想着用一种种方式逃避乌托邦,返回非乌托邦的社会,那儿并不完美,但却更自由。

从《超人》、《星球大战》到《银翼杀手》

看完小说,我立马联想到了几部影视作品,分别是《超人》、《星球大战》、《银翼杀手》。

《超人》的母星氪星就是一个不需要女性分娩来获得新生命的社会,氪星人大力发展科技,享受着文明带来的便利,工作、体验、性爱这就是他们的生活,难道没有《美丽新世界》的影子吗?

《星球大战》中不同的智慧生命拥有不同程度的科技,然而相同的就是各种生命被划分了等级,如同印度的种姓。不管智能与否,有的生命一直为奴隶,而人类选择了克隆人当自己的奴隶,让他们承担危险的工作、成为战场的战士,作为奴隶的他们与《美丽新世界》的后三种人形奴隶有什么不同?那些政客,绝地武士与贵族和《美丽新世界》的阿尔法人有区别吗?其他挣扎活着的人最多也就是贝塔人,甚至还不如那些人形奴隶!

《银翼杀手》中的克隆人并未获得生而为人的权力,只因为他们是从人工子宫分娩出来,而且剥夺了他们生育的权利。仅仅是因为由母性子宫分娩出来的人才是人,而从人工子宫出来的就是奴隶?

结语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对于这个问题终结答案,人类的共识是:没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