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慢生活不易得--《d设计之旅:冲绳》

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一点时间,不能太着急

前几天,亚马逊中国开展了促销大降价的活动,传闻是亚马逊中国只保留海外购的业务,其他电商业务都要关闭。作为亚马逊的忠实用户,我觉得这是一则让人难过的消息,我在亚马逊中国、亚马逊美国以及亚马逊德国获得非常好的购物体验,在线客服与电话客服都展现了专业的服务能力,能针对用户的述求,给与最大限度的帮助,从而获得用户的谅解。

然而面临淘宝和京东的夹击,亚马逊中国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从它的物流配送变得不那么及时与配送员偶尔态度不太好可以发现,其实亚马逊中国应该是遇到了一些危机,不然为什么会解散自有的配送服务团队,把商品分包给了顺丰、圆通等其他快递公司?

亚马逊清仓的书都按定价的4折来出售,prime会员还能折上8折,相当于定价的3.2折。家里的书已经摆得太满,为了节省空间,我已经开始在iBooks上阅读epub格式的电子书,虽然失去了纸张的质感,但是方便做笔记与记录心得,其实也还是个不错的体验。为了对亚马逊中国做一个最后的告别,我还是下单买了一些打折的书,《d设计之旅:冲绳》就是这其中的一本。

慢生活不易得–《d设计之旅:冲绳》

由于下单后大概10天才能到货,所以心里没底的书,并不太敢买。《d设计之旅》有很多本,有东京、京都、大阪很多其他城市的专题,或许是刚从普吉度假回来没多久的缘故,看到了冲绳这个海岛,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于是把它收入麾下。这两天收到了这本书,虽然也是讲述关于旅游的故事,但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切入,让人感觉到挺新颖,最关键的是,书的末尾,还附上了两篇散文,其中一篇便是深泽直人的《寻常,慢一点,就一点点》,这篇散文深深的打动了我。

其实这本小册子并不能算是一本书,只能算一本杂志,但是引进国内就成为了一本书,这实在不太妥当,定价58元人民币,倘若不是死忠粉,我估计买的人应该不多。

书上有很多摄影图片,这些图片都很普通,不论是色调还是构图,并不像一般的旅行地理刊物,把海滩的落日、街上的霓虹拍成了富有电影感的大片,因为一般的游客,根本无法拍出这种层次的片子。当人被炫美的照片吸引,过去旅游的时候,往往会有很高的期望,一旦没看到,或者有落差,自己总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其实这样并不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选择了一些平淡的,却又能反映这个城市真实面貌的剪影。

设计的眼光

这本刊物的序,写得还是蛮有意思的,说”设计的眼光”在今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源于”个性”。”个性”不仅存在与兴起于大城市的潮流中,它也蕴藏在最原始的土地中。现如今,大多数人习惯于一种时间长了就丢弃物品的生活方式,这一现状让人十分担忧。

如果我们在旅游的时候,被当地的文化和美食吸引,买下一件当地出产的特产当做纪念品的时候,或许我们就会更珍惜它。因为这个小小的东西,后面可能还有一段特别的故事,还能让我们回忆起曾经路过的店铺,那么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的遗弃它了。这就是”长效设计(long time design)”的出发点,希望推荐给大家一些可以长久存在的东西,或许是回忆,是味道,是物件。

这就是《d设计之旅》这套旅游期刊的初心,给旅游赋予特殊的意义,从设计的眼光着手,探寻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一地一册,以同样的方式实地取材、编辑制作,以同样的页数出版。

冲绳:去”景区化”的观光旅游

冲绳市,陆地面积2276平方公里,略比广州中心城区小一点(广州市占地7434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占地3843平方公里)。在以前,包括冲绳在内的琉球半岛有一个小国家,琉球国,是中国的附属国,后来被日本强占,变成了日本的一部分,一直到现在。

由于历史的原因,冲绳的文化与日本本岛不一样,冲绳本地有自己的语言。当年并入日本的时候,日语被强行推广,学校里禁止使用冲绳方言,不仅是语言,冲绳各种的文化和价值观都长期遭受否定,人们被迫遗忘和封存自己的传统。主编听到一个复杂的观点:

我很害怕那种完全由冲绳以外的人凭空勾勒出来的冲绳形象;

同时,只有冲绳人自己固步自封的冲绳也令人生畏!

与一般的娱乐性质的观光不一样,警世的战争遗迹让冲绳传递了丝丝悲伤,但这并不是冲绳人的主旋律,这里的人把反战和恢复传统融进了忙碌的日常生活,融进了所谓的度假胜地观光中,每年接待约600万的游客。

作者反思:

在日本的”景区”里,明明是该悉心保护的自然或历史遗迹,却为了吸引游客,在周围肆无忌惮的开起了各种格格不入的纪念品商店,使原有的景致遭到破坏。导游有口无心的向大型观光团高声做着讲解,场面混乱,大煞风景。这不应该是日本旅游的未来愿景。

在采访冲绳的时候,他惊奇的发现冲绳虽然处于日本旅游业的浪尖,但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被抛弃。冲绳在经历了美国文化的冲击后,又突然转向原先被压制的传统文化。当地人找到了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东西,并把它保护起来,小心的传递给到访的游客。如果请当地人推荐值得去的地方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地方太景区化了,你要去吗?如果要寻找”冲绳的味道”,人们就会把你带去那些”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怎么变过的“店铺。

冲绳文化从琉球王国时代就已经深入骨髓,由祖先传递下来,需靠子孙后代传承下去,这些文化遗产竟然在”景区化”的进程中失而复得,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一点时间,不能太着急

深泽直人,日本近代活跃的产品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被普遍人认为是朴素、不须思考就能使用的,其称之为“without thought”,曾获得2002年日本许多设计大奖,当前为无印良品的设计师。

他为本刊写下了”Slow Down,Just a Little”的文章,书中翻译得也挺好,虽然只是一本杂志,为了这篇文章我也觉得值。

他认为所谓的”慢生活”并不是吧生活的速度放慢,而是能沉浸在某件事情,或是能欣赏偶然抬头看到的美景。通俗的说,就是”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一点时间,不能太着急“,这是我的归纳,如果说得不够贴切,请谅解。

对,我们都不喜欢变成电影《疯狂动物城》的树懒,但是当下生活节奏太快,让我们焦虑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同时把精力放到几件甚至十多件事情上去,不断的切换自己的注意力,一段时间下来,似乎哪一件事业没做好。深泽直人说的”慢生活”,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认为这是化解焦虑的灵丹妙药。

为了完成一件事而多花费些时间,是值得的。与其长时间的缓慢向前,不如在迷茫的时候,停下来休息片刻。或许,你喝完咖啡闲聊片刻后,就有新的发现与灵感,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手上的事情,也就不会因为迷惘和焦虑而手足无措。吴军曾在《硅谷来信》上说了一个案例,当年李开复到北京创立分公司的时候,中国区的员工总是在产品的研发速度上比硅谷慢一截,作为老板的吴军便飞去北京,帮中国分公司找原因。谷歌中国的工程师能力都是很不错的,但是每人身上有几个项目,以至于每天总在不同的项目中切换,于是吴军只让他们保留一个他们认为能完成的最好的项目,把并行处理的事情,变成了串行。一段时间后,中国分公司的研发进度和能力终于跟上了硅谷总部。

经历过上一次的深度焦虑,我终于理解了深泽直人与吴军的观点,毕竟这个世界这么大,运行这么复杂,理解它需要时间与经历。缺乏历练的年轻人看到很多简单的道理与经验,总会嗤之以鼻,因为自己也年轻过,懂。所以,我吸取孔子的话不要”好为人师”,不要总给别人说教,因为经历过,他才会懂。如来称之为”机缘”。

结语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年休年假的时候,头脑和身体总是不太能很快的进入”慢状态”,而一旦进入”慢状态”,也会害怕回到高速运转的生活。为了更好的适应”快生活”与”慢状态”,每天给自己一点从容与专注的时间,不要觉得那是浪费,反而是心灵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