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笔记0x2

过来毕节已经第148天,记录一下这里发生的事情,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这个系列我不会转发朋友圈,如若同路,你会见到,如是而已。

笔记0x2

昨天,广州党政代表团来毕节考察,大家紧张得很。我却兴奋得很,因为终于可以看到老同事,老面孔了。组里派我去了解出访办件的情况,并与厅接待办对接,当我联系老同事的时候,发现厅里的人事的确是发生了很多变化。对荣升履新的老同事,我表示祝贺;对调整岗位的老同事,也能叙叙旧。

关于自己

从13日下午17点日到15日晚上23点,这50多个小时,我可能只睡了总共不到10个小时,确实是疲惫。然而,老领导、老同事很给面子,组里也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度,让我也有幸参与了一次高规格的接待任务。这50多个小时发生了不少的事情,包括考察点与路线的确定,车辆保障与当地人员的对接,与当地一局的对接,联席会议的材料的勘误等等。回头看看做的这些事,自己也多少有点惊讶,原来这些事我也做得到。跟老同事共事,让我有一种回到了厅里工作的感觉,配合默契,一起解决问题。短短的50个小时,我好像打了鸡血,莫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涌上心头,自己的情绪莫名的好了。本质上我还是一个愿意做事的人,然而这些日子的确是有情绪。

这过程中也有疏漏,然而幸亏领导宽容,并没有责备我,我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并在第二天的工作中多留了个心眼。虽然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经验其实都源于曾经掉过坑里,这里的工作让我还是有机会承担了更多的任务,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犯错,而领导对我所犯错误的宽容,让我感激不已。

到这里,我大概是吵了3次架。一次是关于购买办公信息化设备不及时的事,一次是关于部门调整的分工问题,第三次就是关于出现工作交叉被人加塞任务的事情。这三件事历历在目,压力与情绪会让自己调整工作方式,调整心态,用更合适的状态面对工作与同事。

关于工作

我负责的扶贫协作领域的劳务协作工作,以及工作组的内勤与接待任务。

扶贫挂职是一个苦差事,但苦在哪里,不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没有割伤手的人,怎么能体会到切肤之痛呢。如果不是这个训练场,现实中怎么会让我一个小白独自承担这些工作,承受这些压力,当然也会经常犯错,感谢领导的宽容。面对职场上犯的错误,大部分的时候我会主动认错,并努力的补救,解决问题。

平心而论,这里的节奏没有广州快,这里的思维不如广州活跃,剩下没有出去的贫困劳动力的工作意愿不强,今朝有酒今朝醉,有钱就花光了,口袋空空再想办法挣钱。如果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这里的市场,这里用的很多都是过时的技术与设备,比如网线用的是5类线,交换机用的是百兆交换机,当我要求采购千兆交换机的时候,还被嘲笑说这个没用。

这些时间,出现了部分司机“起义”“罢工”的情况。我们的四位司机,有三位是机关事务局的,一位是我们自己请的,能串联起来“罢工”的,就是机关局的三位。问题出在,工资待遇上。关于机管局派过来的司机,哪些钱能发,哪些钱不能发,我是很谨慎的,不管以前怎么做,到我这里,如果我没找到文件,我是不会发的。这也包括三公经费的使用,司机们觉得我很抠门,明明不是自己的钱,为什么就不能安排会议就餐、为什么出差不能随便住宿呢?

包括昨天,一位老司机极力劝我住在黔南,别连夜赶回毕节,说司机太累。作为一名专业的司机,偶尔跑上8-10个小时,应该不是太难为人的事情吧?竟然以昨晚没休息好,不能前往,过去了太累,不能及时回毕节,要求住一晚。我只是认为这样的人缺乏职业操守,没有专业的精神。来这里几个月,发现这里的经济状态还是处于很原始的状态,至少从我一个非经济专业的人是这么看的。比如市场的劳动力缺乏契约精神(一个白事,只要有亲戚关系的人都得回去奔丧,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一去就是一个星期),使得各个企业不敢使用信用担保,只能用低效能的现金或者信用卡结算,大部分企业不支持对公挂账结算。

关于家庭

孩子准备要上小学了,孩子的各种培训班的开销也在变大,老人家的身体也需要更多的关照,孩子的妈妈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工作。这次挂职,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发现彼此原来是如此的重要,不全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结语

高强度的工作,难以适应的生活,加上某些人难以相处的性格。这太像Lost了,不同的是lost是会送命的,这里最多断送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