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笔记0x4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186天,我曾经想过模仿《star trek》记录航行日志,发现这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那只能偶尔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牢骚,第XX天,可是用程序算出来的,这样不会错。

笔记0x4

在机场买了一杯星巴克和一份麦当劳,这看起来很不上档次的搭配,却是我在毕节无法享用的。虽然在我们的生活里,到星巴克和麦当劳点餐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这世界仍有很多的地方却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他们。要不是出差,坐飞机的缘故,我也有2个多月没有吃上汉堡,喝上焦糖星冰乐,我真的想死这些个味道了。打心底里说,想死的不完全是这这些味道,而是这些味道后面的生活。

幸亏有这次短暂的出差,我得以碰上几位大学同学,算是在这段孤独寂寞冷的旅程中的一次慰藉。10多年前毕业的大伙,现在混得都不错,只是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作为一个从小城市到大城市里读书、工作和生活的人,我们花了不下十年时间追赶那些在城里长大的同学或师弟师妹。老实说,我们的大一都是在战战兢兢的观察中度过的,因为我们羡慕大城市的生活,我们害怕被看低,被说这是乡下人进城。我们模仿他们说话的强调,模仿他们生活的样子,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模仿他们…可是我们没法模仿他们想事情,没法模仿他们远眺未来蓝图的淡定,作为同龄人,在那个年纪我们没法具备他们的洞察力与可操控的资源。我们花了十年,或不止十年来抚平这个差距,直到现在,我们也变成了大城市的人,变成了他们。

我们尚且如此,那在毕节生活的人呢?我感觉,他们认为北上广深杭不是他们的生活,他们能接触的大城市的生活就是贵阳,什么什么东西我们毕节没有,贵阳有,坐一个小时高铁就到了。不要以为没有星巴克和麦当劳的毕节,生活的成本一定很低,相反,这里的消费一点都不低,而且大部分舶来的生活品都贵,德克士占领了薯条和汉堡的市场,一家家小咖啡店挤压了星巴克的空间。德克士我没有去尝试,而小咖啡店去了不少,这些不爱咖啡的店员,真的做不好一杯咖啡,无论是手冲的精品咖啡,还是那些加奶加糖的咖啡饮料,收费远比星巴克贵。作为一名广州来的人,我接受不来这里的商品与价格错位的现实,我只能通过电商与物流,将我熟悉的生活,慢慢的带到毕节来,生鲜除外。这里的人对于魔幻般错位的生活司空见惯,对这里差劲的物流也习以为常,就连很多电商平台都不接受贵州下的订单,直接显示该地区无货,找到的一些零星的卖家,收到的货品也是极差的。

来了这里,我一切开支都压缩了。眼镜从原来2000块一副的变成了200一副的,鞋从原来500元一双的变成了200元一双的,衣柜里塞满了优衣库的衣服,我想这是不是对生活质量没有追求的表现呢?或许是吧,本质上没有达到财务自由的我,依然如老歌《半斤八两》说的那样,“鬼叫你穷啊,顶硬上”。我相当的焦虑,担心在这里的三年并没有把一个城市人的好的东西带给他们,而在这里吸收了当地的做法,从而武功尽废,一切归零,重头再来。

结语

凡人畏果,菩萨畏因。虽然不是菩萨,我也畏因。贫穷,自然有贫穷的原因。正如从小地方往大城市走,我们也得接受我们个人的局限。

对了,众人说我变了,招牌的笑容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沉默。是的,一个团队有几个猪队友的话,心情能好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