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o2020--离群

这一年,我基本都在贵州毕节,回来的次数不超过5次,包括了节假日。这一次回来,一方面是参加广州台的《新山海经》4k纪录片的发布仪式;一方面处理一下拖了将近一年的家事,租了个小房子,将父母接来了广州,并将行李一并搬了回来。

To2020–离群

这一年,远离了大城市的烟火,偶尔回来一下,看到熙攘的人群,林立的摩天大楼,仿佛多少有点不适应,多少有点后怕,再过两年回来广州,我需要花多少时间来重新融入这个熟悉的老地方呢?

这个2020年,是我情绪低落的一年,也是我充满干劲的一年,是我找不到定位的一年,也是我满怀憧憬的一年,这一年不论是情绪还是工作,还是家庭与心情,都如过山车一般,不是在最高点就是在最低点。

回看For2020的计划,基本全军覆没,都没完成,唯一完成了的就是阅读的目标,看了35本书,比计划多了5本,撰写了35份读书笔记。曾经以为我在大连、调兵山的日子很孤独,来毕节才发现,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极端孤独,大部分的日子,我都呆在宿舍里属于自己的小书房。

有起伏

一个人,一台电脑,加上几本书,让人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安静得都要凝结起来。于是购置了些花草,还有蓝牙音箱,试图让一抹绿色和跳动的音符来带动凝结的空气。有了跳动的音符,绿色的草植,还有热烘烘的暖气,只是感觉到不再寒冷,在房子里不需要穿上厚厚的大衣,这个温度只能温暖皮肤,却无法驱逐孤独。于是我弄了些香薰,时不时燃点上一枚,看着红红的火焰和袅袅升起的烟雾发呆,多少能让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当烟火燃尽,书房里留下淡淡的香味,多少驱散了一点心头的孤独。慢慢地,加上了来自埃塞尔比亚的耶加雪啡咖啡豆,波尔多的AOC随餐葡萄酒,当地的高度白酒,澳大利亚的牛肉,生活总算是多了一点色彩,然而这并不是梵高的《向日葵》,咖啡和葡萄酒的香气,微微让我感觉到自己多少还是有点存在感的。

我是一个极度看重人生意义与存在感的人,或许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就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对这个社会的不够了解,没有办法做到像阿德勒说的那样,超越自卑,不需要通过外界的肯定来获得存在。过来一年了,我依然没太明白,为什么办公厅需要选派一个人过来工作组,虽然我没有丢办公厅的脸面,可不解就是不解。

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一个过气但不服输工程师,一天到晚的和报账单据打交道,和就业数据与财政资金打交道,处理饭堂、雇员与司勤人员额出差、加班与工资的事情,与调研行程点的安排以及接待现场打交道。在我眼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与系统完成的事情,只是我们的供应商不给力、不靠谱,只把甲方看做是钱袋子,剩下的都不放在眼里。我这里不服输的工程师,起码还可以写些程序处理数据,比如梳理将近10万的就业数据,自动生成调研行程的初稿,作为为数不多的现在还能写程序的甲方,从感情上和情绪上,我难以接受这样的转变,虽然我知道这就是管理,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管理会完全越过软件工程的边界,关键还有一堆制造麻烦,推诿工作的猪队友。

在这个地方,本身就孤独,应付从未干过的工作,还有难以忍受的猪队友,无能为力地面对远方家里的困难,我很难想象未来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有收获

虽然心情不算太好,但回看这一年发生的人和事,还是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的。工作10年,做过研发,做过软件技术的管理,做过信息化工作的管理,而纯粹的行政工作,这还是头一回。管人、管钱、管车、管饭堂和宿舍,偶尔做做会务和接待,这是每个地方都需要做的办公室行政工作,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让一个新手干这些活的,因为繁杂,容易出错,毕竟办公厅用了几个处来做这些工作。到了这里,我便成为了办公室工作的实习生,这些工作说起来轻松,但特别耗费心神,比如管人会出现加班出差如何处理、待遇是否公正的情况;管钱会出现哪些钱能用、哪些钱不能用和为什么要这么用的场景,尤其是在我说“不”的时候,能感受到平时看起来温和的人瞬间的变脸是什么感觉;管车会遇到司勤人员对待遇的诉求、出车次数是否均衡、油费和过路费是否要先垫付以及遇到车辆违章累积分数要处理等等,看起来不大却让人头大的问题;管饭堂的话最大的问题是即便定下来不到饭堂吃饭要及时通报的规则却有相当部分的人不执行,弄得饭堂不好准备饭菜。

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以后回去信息办,还是出去别的地方干,都是hold得住的。当经历过为工作寻求边界而产生的激烈矛盾,经历过为了依法依规做事被人攻击,经历过无法找到人生意义,最后通过调整走出自己情绪的低谷时候,我更看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认真读书十余载,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所谓更好的生活就是,能落户北上广深杭这样的大城市,能有一份自己满意或者薪水满意的工作,有符合自己审美的房子、装修及摆设,去商场能够买得起想买的商品而不至于为一个东西辗转,去饭店能轻松的点菜不至于心疼账单,有闲暇能出去度假旅游时候能住上一个豪华的宾馆,去医院能顺利和气的看病,小孩子能顺心的上学。现如今,总是为钱发愁,虽然有人说放下对生活的欲望,但是如果放下那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从来就是一个书呆子一样的俗人,有点方,做不来太圆滑的事情。

我始终是一个适合做技术的人,更愿意看到通过我的努力让世界稍微变得更美好一点。我看不惯甚至厌恶那种拿技术做幌子,招摇撞骗的专家和企业。好东西可以要高价,然而有了好价钱却拿不出真家伙,我是要远离这样的人和事。

当遇到困难,需要用技术来解决,而又能及时的用技术来解决的时候,这才是技术人的体现,而不在于平时吹什么牛。毕竟不懂的技术人,终究也没明白这是什么回事,只是真真切切的知道你用技术搞定了他们多年未解决的事情,不需要你跟他解释如何优化算法的全遍历,通过最小的代价获得了当下的结果,各种脚手架框架提高了开发的效能。

所以今年和搞技术的朋友吐槽国扶办的系统,说的是东软的系统竟然能出现存储不够而导致业务不能运行,效能低的问题,我们是哄堂大笑的。毕竟我们做过电信级系统的人,当然知道什么叫运维、什么叫监控、什么叫巨量数据、什么叫生产环境、什么叫开发环境、什么叫生产事故、什么叫做云存储,更知道有一个命令叫做mount。没事,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吐槽也吐不到点子上,即便吐到了点子上,他们也缺乏和奸商打交道的经验,最后奸商还是赢了。然而,我们只是一致的认同,我们这样的工程师是不屑于去那些地方的,所以这样的问题只会周而复始的发生。

有担忧

或许我离开企业和市场太久,慢慢的对外面的世界过于理想化。或者外界的人对公务员贴了太多的标签,总觉得离开了这个体制的人终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一年,我忽然从一个可以义无反顾抽身出来的技术人,变成了一个多少有点摇摆不定担忧的人。

忽然间,我身上的激情,自己的自信,对未来的憧憬,不见了。正所谓的离开主流世界太久,你已经落伍,这和当年出走广州,跑去大连,是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历经两城,跨越两校,都一头扎进技术和学生工作的人,我是有发言权的,每每说出心里所想,都会招致纷纷议论,以至于我不会再怎么说,然而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的未来,以至于我误判了自己,误判技术发展的方向,误判了城市发展的趋势。如果说10多前前,我选择了在北京或者深圳读研,或许那个我真的可以实现心中理想。

小地方的局限,表现起来只是孤独,难以被人读懂,难以有深度的沟通。更重要的是,离开了大城市,根本没法捕捉趋势。虽然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芸芸众生,大趋势的风吹到了我能触及的地方,已是微风,我多少还有点敏感的触觉,通过这丝丝的微风,寻觅趋势的踪迹。到了小城市,这里根本没有风,有的只是老旧的盘根错节,处处围起透明的高墙,唯有撞塌鼻子,方知墙的存在,所有这里根本是密不透风。

一个在华强北做生意的朋友告诉我,每当他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产品的时候,就跑去华强北呆两天,就能看到做产品的趋势。因为充斥着华强北货架上的爆品,就是趋势,只要时间控制得好,就能拿到头部优势,时间控制不好,分分钟就亏本了。

离群索居,还能有所收成的,一定是哪位禅师或道长,作为俗人的我,只能是望洋兴叹。我心理开始恐惧,上个三年,让我懊悔了十年,我不晓得这个三年,会如何影响我下个十年。我害怕回去已经难以适应广州的工作节奏和生活气息,我害怕失去对小趋势的敏锐触觉,我害怕失去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洞见力,我害怕……

有期盼

想4年前,我曾经跟企业微信探讨政务发展的两个方向,一个是私有云部署,一个是重新打包外壳,今天的粤政易已经实现。我对技术的发展和洞见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有心无力。看到粤政易现在推出了诸多的linux版本(鲲鹏920、飞腾FT1500a、飞腾FT2000、兆芯KX-U6780、兆芯 C-QuadCore C460),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开始,耳边开始响起德沃夏克《自新世界》的第四乐章的音乐。看到这个蛮荒的新世界,我激动,我好奇,我不知所措,但有一点我知道,我这20年的计算机没白学,那些在学校认真念书耽误了拍拖的日子也是值得的。

远方的苹果让我看到了光,基于ARM体系的M1系列的机器,在吊打X86的桌面领域,而我们就有了模仿和追赶的目标。真正的黑暗并不在于没有光,而在于没有同行者与对手。

对我而言,10多年前走过的弯路和掉过的坑,10多年后不能再走了。

结语

花了两晚,终于把自己的2020做了一个总结,聊以慰藉。

对了,我下单了一个苹果M1版的MacBook Air,估计两周后到货。不过我相信,这个投入是一定有回报的。

附录:2020的书单

  1. 《病毒来袭》 2.3
  2. 《病毒星球》 2.8
  3. 《血疫》 2.12
  4. 《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3.29
  5.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3.30
  6. 《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的基本盘》4.10
  7. 《时间的秩序》4.23
  8. 《剧变》4.25
  9. 《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 5.2
  10. 《为什么要睡觉?》5.20
  11. 《精神健康讲记》 5.27
  12. 《乡土中国》 5.31
  13.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6.8
  14. 《钱从哪里来》 6.17
  15. 《贫困的本质》 6.27
  16. 《现实不似你所见》 7.5
  17. 《粉红牢房效应:绑架思维、感觉和行为的9大潜在力量》 7.25
  18. 《d设计之旅:东京》8.23
  19. 《好的经济学: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行动方案》 9.10
  20.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9.12
  21. 《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和对策》 9.26
  22.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 9.28
  23. 《d设计之旅:奈良》 10.06
  24. 《托尔斯泰转》10.07
  25.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 10.15
  26. 《人生的意义》 10.22
  27. 《被讨厌的勇气》 10.23
  28. 《我们为什么还没死掉》 10.24
  29.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历史》 10.30
  30. 《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10.31
  31. 《人生海海》 11.8
  32. 《反脆弱》 12.14
  33.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12.15
  34. 《迷人的液体》12.22
  35. 《世界人民都知道》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