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今天是我来毕节的第667天,盼望着盼望着,待遇终于落实了,阶段性抑郁终于得到了缓解,然而说好的绩效却未能如期而至,家中的生活多少又开始变得有点紧张。然而,不只是我,大家都在盼着绩效呢。
笔记0x11
有些期盼以及想得到的东西,在没得到的时候郁郁寡欢,然而得到了却仿佛又开心不起来。正如在证券市场,某只股票突然上涨,传闻都是有利好消息,当利好消息真的披露以后,股价不升反降,他们说这叫“提起消化了利好”。这两件事情,是不是多少有点像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第一篇关于混沌密码的论文,修改了半年后发表在不错的刊物上,那种兴奋劲是到现在都忘不掉的。
工作十余年,终于慢慢抛掉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这十余年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虽然能看得出自己有进步,但软实力不是一件容易度量的东西。人的价值,总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见过世面,才知道自己的微不足道,自卑和自负,真是太难拿捏了。
然而,最重要的感悟是,手里做什么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管理和业务是两条线,见识和方向是管理的根本,沟通和落实是管理的技巧,做人和态度决定了管理各个维度的差异。做人真诚厚道与否,从小事便可以看出,带着面具的人,得意忘形时,便会露出獠牙。对了,喝多了,面具也会滑落。
妥协不是因为懦弱,只因顺势而为,胸有猛虎,细嗅蔷薇。人总有至暗时刻,然而活着就有盼头,仰望着金字塔尖的人,承认自己的差距和平凡,别把自己想得太重要,觉得大伙都要供着你,也别把自己想得太卑微,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只是该拍桌子的时候不要恐惧,该骂娘的时候别不好意思。
落伍
当视频取代文字和图片成为了互联网的主流时候,我发现了自己落伍。当回家看到各色各样的综艺节目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落伍。当看到音乐排行榜上的歌手基本都不认识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落伍。我尝试拍vlog,然而始终不能满意,还花费了不少时间,于是作罢;我尝试去看抖音快手,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外号叫做“时间粉碎机”,于是我不再打开;我看了几场直播带货,觉得其实这不是电视购物的网络版吗,高品质的产品一共就这么些,产能也不足啊,物美价廉的产品哪里会有,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己骗自己罢了;各种综艺节目似乎都大同小异,偏门一点的搞辩论,搞喜剧搞脱口秀的,觉得不伦不类,信息茧房中的观众,默默的被喂养而不自知,总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文化,可以练就“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素不知陈寅恪先生在中大的故居门可罗雀;我尝试去听排行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开始下载高保真的音轨,听赵鹏、王闻和童丽;当大家一直都在拼学科教育时候,我就在坚持STEM教育,双减政策下来,STEM一下变成了主流。
如何在信息的洪流中,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需要格局,需要见识,需要仁心,需要坚持,需要忍辱,需要负重,重要的是能活下来,两腿一蹬便什么都没有了。一念之差,有的是人,有的是狗,还有的连狗都算不上。
当我发现文涛、丹青在优酷里继续他们以前的节目,不由得喜出望外。凤凰涅槃,优酷重生。在我眼里,这帮老学究,才是真正的拿掉面具的文化人,能够时不时切入灵魂的深处,重新看到了远方的灯塔上微弱的光芒。
我知道,我始终是落伍了。
专业
我的专业是什么?一名具有计算机工程和复杂性科学背景的管理人员。三个关键词分别是,计算机工程,复杂性科学和管理。
打从踏入计算机这个门开始,这将近二十年的光景,我就从未离开过。然而,如何提高自己的层次?从南闯北,从东到西,终于在吴军的提点下,认清了自己的不足。由此可见,虽然我初心未变,但悟性不足,成不了什么大师,但我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何在不断革新的技术,所谓的技术青春饭、技术比不上管理话题中,笃定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的短板,或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毕竟好些同学一年纳的税,远比我的收入高,有差距,自己确实要承认。
吴军说,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必须要做到自己想什么,就能做什么,在你有限的资源里,迅速的完成;另外,聪明人做事的效能必然比普通人高,至于能否为我所用,看他为人,看你的格局和管理;再次,对一门手艺的深入程度,也决定了你的江湖地位,如果常年从事一成不变的技术工作不思进取,注定是成为要被淘汰的码农,无法成为中流砥柱的专家。
我的问题在于,工程能力还不够强,虽然是甲方,也必然要有坚实的技术;格局还不够高,对行业顶级的人和事了解不够。从今天开始,我改,不再光想,努力去做。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不被待见的前沿科学,直到2021的诺贝尔物理奖垂青这个学科。离开师门,不在高校,但还坚持学习这个领域知识的人,极少。毕竟,当你知道股票市场是混沌的,你就不会相信所谓的大师和模型了。你对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真幻想了。
追求
早上和下午各收看了一集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上午那一集的嘉宾有马未都和陈佩斯,下午的这一集有陈晓卿、许子东和周轶君。上午聊的是陈佩斯的喜剧,下午聊的是饮食与文化。然而,聊喜剧的时候,太严肃,一点都没有让人笑的氛围;下午聊吃货和文化,却让我一直笑不断。我的笑点虽然不高,然而就这两波嘉宾来说,我喜欢下午的这一拨,真实,不端着,通过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以及大城市的口味来体会什么是好吃,最让我有感触的是,陈晓卿说,吃货都是有追求的人,往往觅食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的净化,没钱的时候量力而为的追求,对审美的执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人有钱了之后,因为审美在,所以也是一以贯之的有追求。
很多人会弹钢琴,不见得会欣赏音乐;很多人会画画,不见得会欣赏美术;很多人会编程,不见得会懂计算机。美学,不是生来便有的,是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之后,加以引导,才会有的东西。附庸风雅,精于术而疏于道,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事情,是急功近利的产物。
缺乏审美,没有追求,是不可能造就出独立人格的,更不要提格局了。
结语
在贵州的这些日子,体重先由138斤降至120斤,现如今恢复到了140斤,身体机能的确变差了。所以,我特别认可,“活着才有盼头”,每日坚持打太极拳,坚持冥想,其实当年的王阳明在贵州也是这么修行的,我这算是效法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