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山区小城度过的,逛百货商场是那个时候比较兴奋的事情,虽然很多东西都买不起,开开眼界还是让人蛮开心的,那时候的开心真的是太简单了。或许因为生活拮据,买东西的出发点是耐不耐用以及便不便宜。考上大学之后,发现有很多设计感满满的东西,可架不住价格贵,还是回到小时候买东西的出发点,便不便宜。
后来随着宜家、MUJI陆续在广州开店,才开始慢慢入手一些有设计感的生活用品。慢慢的感觉到,有设计感的器物,还是能给单调的生活增加一点美感和仪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有设计感的器物随着淘宝的壮大,也慢慢调低了价格,其实是不是从侧面反映了很多人都有购买有设计感的器物的需求呢。
是时候要有点追求了–《另一种设计:长冈贤明的工作》
当然,那些能进入设计类教科书和杂志的产品,通常都不会太便宜。比如,一张米勒的人体工程椅,没有几万是下不来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价位适中且有设计感的器物,往往会掏空我们的口袋。我们可能因为好看,买回家一堆的杯子,一打的包包。为此,我们会给出一个理由,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到不同的杯子,包包亦然。
当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时候,开始了自己的买买买历程。每每遇到喜欢的东西就买下,我完全理解不了当时为什么会买下几千块钱一个的日默瓦箱子,虽然箱子是真的好看。很快,房子就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塞满了,加上我又是一个不擅长收拾家里的人,再有设计感的器物也架不住乱糟糟的摆放。
很快的发现,原来现代的生活,除了要添置有设计感的器物,还要善于摆设、学会收纳、舍得丢弃。所以,现在要买一件新的器物的时候,总会问自己几次,真的需要吗?与家里的搭配一致吗?如果不买的话,会怎么样呢?
长冈贤明敏锐的发现了,社会里有许多器物被公司和住家扔掉,但这些器物还是可以被用来二次组合设计并用来销售的,此外还有一些厂家早年停产的商品仍有市场潜力,于是在创业的时候便通过“长效设计”这种理念将旧物和旧物复刻版盘活,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不知道近年来的各种复刻版,有没有受到长冈先生的影响。
如果我们总是被新物件牵着鼻子走,感觉生活起来会没有那么踏实,有点飘忽。长期以往,我们可能会忘掉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些物件,而买这些新物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过分的放纵欲望,一定会迷失初心的。用这些物件才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买买买并不是目的。
在众多的旧物中,长冈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找到了几个好物,并联系了厂家再版生产,从而变成了畅销品。长冈说:
我永远忘不了,当我发现这种散发着淡淡光辉的物品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感动。这需要有自己“识别事物的能力”。
不管别人说了什么,自己认为这是精美的才是最重要的。人人都拥有独特的看世界的眼光。
结语
静静的坐下,想着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吧。也许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逃避这个问题,但终究还是要面对,还是要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