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让你感到相处很累的人,一定跟他自己也作得厉害--《梁冬说庄子--德充符》

时隔一年多,再次翻开《梁冬读庄子》。阅读了梁冬关于《德充符》一篇的笔记,还是蛮受启发的,毕竟只是读原文的话,还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庄子要这么说。作为一篇导引,梁冬的笔记还是很好理解,很好入门的。

让你感到相处很累的人,一定跟他自己也作得厉害–《梁冬说庄子–德充符》

梁冬问儿子,“将来在你喜欢的人和喜欢你的人里面你选谁?”看到儿子的眼神,梁冬说瞬间就知道孩子可能已经有这样的烦恼了。

梁冬说,选性格温和的人,选那些和自己相处的时候不累的人。一个人如果他跟自己相处得不累了,你跟他相处就不累;一个让你感到与他相处很累的人,一定是他跟自己也作得厉害的人

我觉得梁冬的这个回答,超越了爱情的界限,放到人和人相处中间也是合适的。遇到朋友,确认是否要深交,也可以用这个作为试金石,交往起来是不是会累,不累的才是同路人,才值得深交。

德充符

《德充符》基本上讲的是一个失败人士,或者说在世人眼中奇怪的人—长得也不是很好看,身体也不是很健全,也没有什么钱,却是超级有魅力的故事集合。

这三个字读起来很容易,连起来理解确实很难,毕竟这是一个现代基本不太使用的词语。书上是这么解释的:

  • “德”是什么德?简而言之,庄子觉得其实它是两个德,一个叫“忘形”,一个叫“忘情”。忘形与忘情,就是不以自己的形体为好坏,不以自己的好恶为评判的标准,这就叫“德”。如果人可以通过自处获得快乐,不受别人干扰,将是一种宝贵的生命资产。

  • 《德充符》的“充”,又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丰沛。只有足够丰沛的时候,你才能够拥有一种随时可以放下的良好心态。戒律的“戒”,并不是苦逼地对自我的束缚,而是因为充满,因为曾经拥有,因为全然获得之后,可以随时拿起又能随时放下的自在。

  • “符”是什么?“符”是一种内在自我的确信、整个世界游戏规则的确信,以及被彼此之间认同的高人确认之后的那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修行到此位置之后被确认的状态。

《德充符》这个名字隐含了两个前提:

  • 第一个前提是,德乃天生天养之物,并不是个人修行的结果,只不过修到这个方法之后,自然就会下载下来。

  • 第二个前提是,一切本自具足,无量无边,所以它的“充”是没有界限的。

用心

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他的让它自己发生。

梁冬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焦虑,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才能让他们适应未来的变化。最后他觉得是,能把话说清楚

儿童教育并不存在要求的问题,而是孩子和大人能否共同成为这样的人。一个自己都没有礼貌的父母却要求孩子有礼貌,有可能实现吗?“万物皆一也”,说的就是你和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体的。当我们真正理解“万物皆一也”这句话以后,儿童教育就变得很简单了。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解脱

过来人,就有过来人的淡定,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最终都成为生命的资粮。没有应该、活该,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没事儿不惹事儿,有事儿不怕事儿,便是“不招福,不避祸”。

对于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拥有没有比较心的母亲;“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很可怕的名字,它是很多孩子共同优点的集成。一个人经常谈恋爱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不能够走出之前的感情经历的话,他会把前任的优点全部集中在一起,来对待新的爱人;一个换过很多次工作的人也很可悲,他会把之前就职单位的优点,全部换成对新单位的要求。

人们之所以能够解脱,就是经历若干次的类似的事情不断重现,在轮回之后突然发现,原来事情总会重复。关键不在于你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轮回,而是你是否能够从经历的轮回当中,突然产生一种觉察:没有什么好比较的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无能、不知以及心智模式的缺陷。 哪怕不能将其改正,至少我们觉察到了。自由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发现这件事情真相之后的瞬间解脱。

大家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到底自己重要吗?有意义吗?然而大部分时候,在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重要,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在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重要,只有在我们保持了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才有更多的机会“成全自己”。

很多大人物的在回忆人生的时候,会讲到类似的经验:一辈子中,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自己选的,也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仅仅是时间对、碰见的人对,然后因着机缘凑巧和自己内心的安定,没有折腾来折腾去就得到了。

结语

中国的思想有三块主要奠基石,分别是老子的“真理”、孔子的“真诚”和墨子的“真实”。如果没有对真理的了解,没有对真实的把握,而只有真诚的话,很容易让人落入虚伪。同样地,如果没有儒家的真诚,没有墨家的真实,只有道家的真理的话,可能会让我们变成另外一种精神营养不良患者。

传统文化是充满着智慧和矛盾的,但需要我们用一个包容的心态去调和,而不是张口就来“子曾经曰过”,如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愿庄子没把大家弄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