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对于我这样的工科人来说,财务方面的知识是望文生畏、望而却步的。总感觉,这些东西太复杂,搞不明白,自然而然就远离了。得益于得到App的通识课程,我终于鼓起勇气,翻开了这本曾经让我望洋兴叹的财务类书籍。
财务思维–《贾宁财务讲义》
其实,财务方面的书籍,并没有那么可怕。或许,自己只是有心理暗示,工科生更应该读自己专业的内容,不断地往深处去走。偶然翻开些商科的读物,就会感觉头皮发麻,现在想想,或许是那些商科读物不适合自己,也或许是自己本能的抗拒这些书籍。
其实,自己现在对计算机类的读物,也是很挑剔,很多口味和自己不符合的计算机类读物,我也是抗拒的。这些专业学科训练的结果,老实说,难道商科不是这样的吗?所以,我觉得之前对商科的恐惧,更多地来源于那些书籍不对口味。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贾宁财务讲义》的确是一本让自己认识财务这个学科的好书。
更优解
在开篇的序言中,贾宁写道:
也许你永远不会从事财务的工作,但你一定永远身处商业社会。所以,财务不是你的一个选项,而是商业社会给你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和计算机思维一样,财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拥有计算机的思维,可以让自己在做事的时候变得更有效率;拥有财务的思维,可以让自己在做决策的时候思考更多的维度,可以有机会让自己的决策兼顾近期和远期的利益。贾宁说,一个财务高手,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窥见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以更有效率的找钱,更有针对性的花钱,并通过分析现状寻觅一种更合理的投资与资产分配决策。
如果把计算机的思维和财务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那就是面对当下的问题,我们要寻求一个更优解。最优解,永远都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你仿佛可以触碰到,但从来都不可能到达。因此,寻求最优解是个幻象,寻求更优解才是一个具有实操性的操作。
在企业经营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挣钱,有了财务思维,可以做出更符合企业利益的业务决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的活动或许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挣钱可以很直观的从财务报表中看得出来,而过得更好,则是一种自己对生活的一种评价,未必可以科学的量化,但真的可以参考财务思维的角度来思考。
被未来淘汰
文中有一段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能缓过来:
时代在抛弃你的时候是会向你打招呼的,而且很多时候不止一次,只不过我们像《杀鹌鹑的少女》所说的那样,“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这些巨变发生的那一日,我觉得云淡风轻、沾沾自喜,总觉得那是自己做出的最棒的选择了。然而,时间告诉我,我选择的那条路往往都是那么多条路中最糟糕的一条。
传统的会计领域,许多核算工作都由人完成,很多的财务分析,都需要人灵活地套用模型来处理数据。然而,随着机器学习这个技术的不断完善,很多原来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都被程序替代了,以至于很多人担心财务人员会失业。
然而,当你有了计算机思维的时候,你便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那就是财务人员有了一个更高效率的帮手,那些记账和录入财务信息的体力活不再成为困扰你的琐事,你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审核、判断和决策这样的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结语
得到App出版的这一些列的通识讲义,值得自己去一一阅读,实话说,罗振宇这样的朋友,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