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晚是2023年的中秋前夜,又运行了一段简单的代码,看到输出的是:

到毕节已1378天,约108天后返回广州。

我不免长叹气一口,因为今天儿子把作文发过来让我改,文中提到了4年前我离家的场景,心里感觉很复杂,说不出是开心,还是惆怅。最后还是咳嗽了几声,因为前两周,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我忽然感觉到了气短,伴随着强烈的咳嗽。

我心里一凉,不好,这像是多年前因为准备全会证件加班时候的感觉,后来被诊断为哮喘,用了一年的药。4年前,在毕节做CT的时候,广州胸科医院的专家说我仿佛得过胸膜炎,要备一些救命的药,没想到这还真用上了。

阅读全文 »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名山大川都有佛寺和僧人,即便身居闹市,也有许多千年古刹。然而,多年以来,自己对佛教的理解非常浅薄,总以为就是逢年过节要去庙里走走,烧香许愿,留下点香火钱,作为自己一种行善的表示。

阅读全文 »

这是得到App出版的通识讲义丛书中的一本,讲的是西方现代思想的知识,算是得道语音课程的文字整理版。刘擎教授用了几年来准备这门课程,超出他计划将近十倍的时间,但作为一名理工科背景的读者,感觉到受益匪浅。

我并不敢说,看完这本书,就明白了近代西方思想家的观点和内涵,但我的脑子里已经出现了一张西方近代思想理论的地图,在这个地图的引导下,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去阅读这些思想家们的原著,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观点。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1334天,离回去的时间大约还有152天。前来探亲的孩子和家人已于昨日晚上乘飞机回到了广州,到家也将近凌晨2点了。终于又走进这熟悉的机场,毕竟毕节回广州的航班已经停开了很久很久。回想起大前年也是差不多这个时间,送孩子家人坐飞机的一幕,不由得心生感慨,当年的满眶泪水,如今却面无表情,然心中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阅读全文 »

这是设计师逯薇出版的第四本书,前三本我都很认真地读过了。四本书并没有太多重复的地方,可以说这本像是漫画一样的家居设计手册,逯薇带给了我们满满的干货。我家在装修的时候,我就很认真的研究了逯薇的观点,很实用,很浅显易懂。

阅读全文 »

对于我这样的工科人来说,财务方面的知识是望文生畏、望而却步的。总感觉,这些东西太复杂,搞不明白,自然而然就远离了。得益于得到App的通识课程,我终于鼓起勇气,翻开了这本曾经让我望洋兴叹的财务类书籍。

阅读全文 »

蒋勋先生在法国留过学,所以对卢浮宫非常的熟悉,一方面熟悉里面的传世作品,另一方面也熟悉卢浮宫附近少为人知的小道。卢浮宫我也去过,但心中关于那些藏品为什么是镇馆之宝的疑问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看完蒋先生的书后,我解开了自己的疑惑。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1290天。天气不错,虽然有太阳,温度也不算太热。要写笔记的原因,主要是看了电影《我爱你!》,心中涌现出一股股的热流,很感动,很激动,但我还是克制的,没有流泪。这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不煽情,很符合广州城市内涵的片子。我个人以为本片超越了《岁月神偷》,一方面是香港的故事离大陆的生活太远,另一方面是这个片子有悲剧的元素。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只是静悄悄地述说了一个凄美而无奈的烟火人生。

阅读全文 »

张五常是一位从香港出去西方求学,并成为经济学领域殿堂大师的传奇人物。不得不说,这是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广东人的骄傲。或许是他在广东成长,讲白话的缘故,五常先生的中文作品,用粤语来默读会更顺口一些。比如能在严肃的经济学作品中读到“多只香炉多只鬼”这样的表述,或许也就只能是张五常能做得出来。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1288天,大约还有不到200天的光景,我应该就会结束这一次的工作回到花城广州。 为了能够更好地胜任技术类的工作,我打算从现在开始要不断地恶补一些计算机类的知识了,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我参加高考的第20个年头,也算是我进入计算机这个领域的第20个年头,曾经那个并不被我看好的机器学习现如今成为了当红的技术, 当然,我就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好好学习一下这门课程。

阅读全文 »

这也是一本老书,我也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看是因为,丹青先生的文章太扎心了,每次看完心里都很沉重,因此也不敢随意打开。放在书柜里总是好的,至少可以避避邪驱驱鬼。

阅读全文 »

这是易中天教授的作品,书已经买了好久放在书柜里,最近在整理书柜的时候把它找了出来带到了毕节。记得当年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述三国人物, 绘声绘色, 精彩极了。后来听说易中天开始写品读历史的系列作品了,于是便买了几本。 看到易中天先生的作品就好像看到了易中天先生本人一样,文字生动内容考究,引人入胜。

阅读全文 »

这也是一本长冈贤明的书,用他自己专有的方式来解读他认为的23款日本经典产品的长销秘诀。我当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少有点感觉到无聊,索然无味;读着读着,发现了作者的用心,经典的产品是能触动人的内心的,当看到这些产品,很多人的心里会涌现出一种亲切和欢喜,这不是儿时的记忆这么简单,而是从这个小小的物件感受到了商家对大众出自内心的关爱,这不就是所谓的人的温度,人文的温度吗?

阅读全文 »

如果说,过来毕节这边工作算是读了一次公共管理的硕博连读课程的话,我们算是临近毕业的。前两年,我们是在修公共课,到了后面的两年,那就是专业课以及各自完成毕业设计了。按照过往的经历,硕博连读需要5年完成,厉害的学生4年也能完成。当年导师对我们很有信心,鼓励我们读博的时候,总是说我们可以比预计中省上一年时间,可惜的是我们这批硕士没有选择硕博连读的。

阅读全文 »

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了,说那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爱,超越了肉欲。后来听说,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实来源于柏拉图写的《会饮篇》一文,虽然是柏拉图写的,但是文中苏格拉底的话我想才是柏拉图写这个《会饮篇》最想表达的,才觉得这个已经流传了很久的事物,其实并不是柏拉图最想表达的意思。

阅读全文 »

这是一本讲述蒸汽机发明,持续改进,最后推动工业革命的故事。也是好几年前,比尔·盖茨在博客上推荐的好书,我在2019年的时候收入麾下。仍记得,那个时候我还在总值班室,工作很累,下班后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感觉头疼,几个月过去了,每次总是翻开第一章重新阅读。

前几天我拿起来的时候,觉得这个翻旧了的第一章似乎还像是没有读过一样,一点儿印象都没有。读书这个事情,对我来说,也是要看心情的。也说不上为什么,最近的心情似乎平和了不少,一有闲暇时间,就觉得要把柜子的书都看完,不然把没看过的书又带回广州,总是心有不甘。

阅读全文 »

今天是到毕节的第1262天,看看笔记0x21的时候,发现也是跟杭州有关的。我长这么大都没去过杭州,最近的两个月我竟然去了两次杭州,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特别。上一次去感觉杭州不是一个神话中的地方,这话还是有点问题,断桥之上还是有小青和小白的;这一次去杭州让我感觉,甚是想念广东菜,广东的西点和广东的咖啡,此话一出,吃货的本色暴露无疑。

上一次去杭州,算是圆梦之旅,弥补自己十几年前的一个心里的缺憾,爱之深恨之切。这话还是有问题,应该说梦之深,恨之切,一辈子都没去过的地方,怎么能说爱呢,只能说梦。梦中的西湖,梦中的西溪,梦中的阿里,还有梦中的杭帮菜。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工作的第1259天,值得纪念的是:在这个日子里,我看完了《史蒂夫·乔布斯传》,由著名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我在11年前把这本书买了,却一直没有勇气翻开,几年前我带到了毕节,它依然静静的躺着。直到上个月,不晓得为什么,我忽然就有想看它的冲动,于是一口气的把它读完了。

看完后,我觉得收到了一波又一波地冲击,让我重新思考了过去的20年。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