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极为出名的文学作品,只不过在中文译本的序言中,做序的兄弟把故事梗概给说了一遍,顿时有种被剧透的感觉,因此在看书的时候就少了那么一分期待。对人物的形象也有了一定的预设,其实这并不是好事,文学作品的前言真的不应该透漏故事梗概的,我觉得。

阅读全文 »

老实说,这是一本我听完的书,刘瑜先生在理想国上的语音讲述,和这本书的内容如出一辙。或许说,这本书,是音频课上的讲义文本,但是我却是受益匪浅。作为一个理科生,阅读文科的书籍,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书籍,真的是要老命了,得花上很多的时间,才能做到一知半解。有理由相信,文科生看理工科的书籍,也是一头雾水,似是而非。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工作的1026天,原本这篇笔记应该在第1024天写的。因为第1024天是2022年10月9日,那一天毕节终于宣布城区解封,结束了长达20天的静默管理,那是值得铭记的一天。不过,这20天是我有记忆以来,最魔幻的20天。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来毕节的第1019天,也是被静默管理的第十五天。今年的中秋和国庆节都没回家,困在了贵州,是天灾,也是人祸。一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后半句福无双至也就不说了。

看似不算太长的十来天里,听到了太多太多让人唏嘘的消息,比如导师王兴元离世,让我又把思绪调整到了十五年,整整十五年了。回头看,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身边有一本霍兰德的老书《Emergence:From Chaos to Order》,湛庐把本98年出版的作品又再次摆到了货架上,或许看这本书,是我对导师最好的悼念。不知道,同门里毕业后对混沌还有兴趣的还有多少,我算是一个了。

阅读全文 »

这本书的全名叫做《我包罗万象: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全纪录》,2017年的3月份比尔盖茨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You should appreciate germs》(你应该感谢细菌)。在毕节城区静默管理的第7天,我把这本书看完了。我深深的理解盖茨在他的读书笔记写下的第一句话“我对细菌的误解实在是太久了”,我也想说同样的话。

阅读全文 »

时隔几个月,我继续完成《沙丘》六部曲的阅读,这一回把第四部《沙丘神帝》给看完了。然而,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比较慢,传达出来的意思或许比较晦涩,我能领悟得并不多,所以也算是硬着头皮看完的。

阅读全文 »

许久前,在广州的书展上,我就看好了这本小书,这本书整理搜集了好些奇奇怪怪的偏门冷门常识,挺适合用来打发时间。我猜这是经济学人杂志把自己发表的小文,整理成了这本小书,让人在打发时间之余,还能获得一些奇奇怪怪的谈资。

阅读全文 »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山区小城度过的,逛百货商场是那个时候比较兴奋的事情,虽然很多东西都买不起,开开眼界还是让人蛮开心的,那时候的开心真的是太简单了。或许因为生活拮据,买东西的出发点是耐不耐用以及便不便宜。考上大学之后,发现有很多设计感满满的东西,可架不住价格贵,还是回到小时候买东西的出发点,便不便宜。

后来随着宜家、MUJI陆续在广州开店,才开始慢慢入手一些有设计感的生活用品。慢慢的感觉到,有设计感的器物,还是能给单调的生活增加一点美感和仪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有设计感的器物随着淘宝的壮大,也慢慢调低了价格,其实是不是从侧面反映了很多人都有购买有设计感的器物的需求呢。

阅读全文 »

此前,在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的时候,出版社极度推荐本书,两本书的合集还有优惠价。这种促销实在让我难以抗拒,于是便都买了下来。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心理治疗师给来访者治疗的同时,自己也作为来访者请求其他治疗师帮助的故事,我相信书中的人名都是经过处理的,但书中的故事我还是蛮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阅读全文 »

今天是到贵州工作的第984天,此时我正坐在广州飞往贵阳的航班上。入秋了的广州,并没有凉快多少,空气时不时传来一阵热浪,以往的我或许会说上一句“看!这鬼天气,太热了”。而现在,珍惜在广州的一分一秒,一晃一个星期过去,忙完了工作,立马就要回去。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夹杂着太多的情绪和矛盾。

阅读全文 »

这是一本讲述国内政府运作和经济发展的畅销书,畅销之余还不失专业性,为此还是要为作者兰小欢教授点赞的。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也是饱受西方经济学非议的30年,因为对他们来说,我们的行为不符合他们的逻辑,按照他们说的,我们这三十年会原地踏步,很多重要的项目和技术都无法完成。事实胜于雄辩,作为世界经济总量排第二的国家,很多地方我们是引以为豪的。

说起纸上谈兵,我们的脑子总会想起赵将军,可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位赵将军,很多经济学家也如此。理论并不是总能指导实践的,很多时候理论是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出来的。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955天,中午急匆匆的打了两辆车把来探亲的家人送去高铁站,又开始不停的打电话接电话。再一晃,时间已经到了晚上7点半。嗯,想想他们的飞机应该起飞了吧。电话又忽然响个不停,再一看,飞机落地好久了,赶紧打个电话联系一下,看她们是否安全抵穗。

阅读全文 »

下午睡醒的时候,随手拿了蒋勋先生的《吴哥之美》,没想到在晚上就读完了这本讲述吴哥古城废墟故事的书。其实说随手,倒是有些故作偶然的用意了,最近心情不算太好,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看得下去,所以应该是专门挑蒋勋先生的书来看,只是架子上先生的第一本书就是《吴哥之美》,所以勉强也能算得上随手了。

阅读全文 »

今天是到毕节的第910天,看来再过3个月,这个数字就破千了。不过别以为我是数着数过日子,只不过是写程序算出来的而已。

这离家的日子,不算太好过。毕竟来了这里,某天在照镜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长了白头发,一长就长了一簇,真是不少。

阅读全文 »

今天是到贵州的884天,最近几天的情绪真的不佳,与家里、父母都有一些争执,状态算是又到了一个谷底。我隐约地知道,我需要干预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了,于是翻开了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心理学科普读本,一边看书,一边反思,总体而言,对家庭、对父母的亏欠是应该自己承受的,心理的情绪也是需要自己调节的,毕竟人在贵州,只有那么一二好友,实在是孤独。

阅读全文 »

看完第一本《沙丘》后,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沙丘2:沙丘救世主》,据闻很多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都不高,原因是感觉一个英雄人物被拉下了神坛,这个获得皇权的英雄应该是个开明的管理者,毕竟他是一名大预言家,有什么坎是跨不过去的呢?

阅读全文 »

科幻巨作《沙丘》今年获得了今年奥斯卡好几个奖项,看完电影后,我仍旧觉得不过瘾。听很多影迷说电影还是未能忠实于原著,让他们失望不已,于是我决定入手这套厚重的科幻作品。当我看完小说的第一册的时候,我深深的认同这一点,不过当我再看完80年代版的电影的时候,发现2021年的这部电影还是非常优秀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