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段时间,谷歌前总裁施密特在施坦福大学的一个对话活动,因为主办方的一个疏忽,导致对话直播到了互联网,虽然主办方采取了紧急措施,但是施密特的言论也原原本本地流传了出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政治正确使得西方的技术专家在向公众演讲的时候没有办法很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譬如施密特说谷歌落后是因为过于重视生活质量,以至于无法与初创企业尤其是OpenAI那种加班加点的竞争。

后来我看完了流出来的视频,以及对录音的整理,感受非常地大。作为一名入行20年的计算机人来说,这篇材料对我的冲击极大,一个是关于AI的展望和作为战争机器的延续,另一个是关于行业内部的两级分化日趋加重的不可逆。材料中的主持人提到施密特和基辛格在去年出版的书《AI世代和我们的未来》,讲到AI到底是作为一个辅助人类的角色,还是统治人类的角色出现,需要我们深思。

阅读全文 »

对于我来说,科普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已经像一位老朋友了。因为在我本科时,无意间读了他的《混沌:开创一门新科学》,竟然在保研时选择了混沌密码学作为研究方向。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詹姆斯,但按着“能赖就赖”的原则,詹姆斯确实难逃其责。

怀着既爱又恨的复杂心情,我读完了他的另一部作品《信息简史》。这本书确实开拓了我的视野,从历史与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了信息化进程。尤其重要的是,它让我重新理解了“熵”这一古怪的概念。我曾经被困扰于“拉普拉斯妖到底错在哪里”“混沌理论和量子理论有什么关系”“如何解释确定性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现在回看我在2015年写下的读书笔记,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时我处于极度迷惑又极度兴奋的状态。因为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不断寻找答案,感觉离真相越来越近,这种兴奋无以言表。作为一名曾经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在工作之外,投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成就感无与伦比。后来,通过郝柏林院士的谈话录以及对统计学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我的研究得到了验证。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我对自己的科研能力充满信心。

阅读全文 »

最近,我把马克思·韦伯的作品《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看完了,有朋友不惑地问我,为啥选择看着本书啊。我回答说,不知道,就是想看一下,毕竟这是一本在社会学里特别有名气的书。我一翻开这本书,我就知道自己是工科生了,因为这种社会学的读物,看起来太费劲,太头疼了。

阅读全文 »

ASML是一家传奇的公司,垄断了最先进的光刻机的市场,我原以为这是一家一直都很挣钱的公司,不然怎么会撑到其他同行都关张了呢?原来故事并不是这样的,不过我对飞利浦这家公司有了更多的敬意。

阅读全文 »

去年底,我突然发现有一本畅销书的名字叫做《芯片战争》,于是找到了它的电子版。然而,这本畅销书,流行得快,消失得也快,不久它就离开了畅销书榜单,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把它读完。

阅读全文 »

这是一篇迟了大道的随笔,毕竟这十来年都是以这个标题来开启年度的读书笔记的,不过迟到总比不到好,这不也是来了嘛。

阅读全文 »

每年都会买一本何帆的《变量》,虽然家里几乎已经放不下纸质书了。从《变量1》到如今的《变量6》,见证了中美博弈升级后的国内的经济变化,每年一本也算是一种时代的见证,倘若有天我们老去,回顾这段往事的时候,何帆教授讲述的故事或许就是以后的重要史料了。

阅读全文 »

这书已经买了有一段时间,但是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所以一直都没有心情阅读。随着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身体看起来也有变化,像读书这样的习惯也开始慢慢地恢复了。

阅读全文 »

今天,是我到毕节的第1441天,或许还有50天就结束了。想起以前,我跟别人介绍混沌时,讲到确定性系统的无法预测,是混沌系统带给我的最大的哲学和数学启示。有时候,别人会似懂非懂的点头,现在我可以多一个例子了,都说了近期一定会回去的,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不确定,这就是活生生的确定性系统的不可预测。

阅读全文 »

我记得这本书也是几年前入手的,书里还夹着2019年南国书香节的门票,或许是19年的时候翻看过,但是读不下去,一直拖到了现在。

印象中,早几年我就把这本书带来了贵州,也是一直静不下心来读,直到最近坐高铁出差,手机信号奇差,百无聊赖时候,我竟然能静下心来读这本书了。一个旅途的来回,这书便读了大半,回来之后断断续续的看,直到昨天,在自我督促下把剩下的几十页看完了。

阅读全文 »

这又是一本丹青先生写的书,按书的序所言,这三篇游记本是《华夏地理》的约稿,只是成稿后杂志社又有了别的想法,因此先生编辑成书,便是这本《无知的游历》。

阅读全文 »

这本书是蒋勋先生的作品,全名是《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恰好最近学习了《熊逸佛学五十讲》,对佛学有了一些系统的理解,读书的感受便与以前会不一样。

我想,最大的差别在于,以前是好奇金刚经讲什么以及佛学是什么,如今在感受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心境,慢慢学会如何破相和放下执念。

阅读全文 »

实话说,《沙丘5》和《沙丘6》这两本 小说看起来还是很费劲的,因为故事需要拼凑起来才能弄懂剧情整本书看下来似乎能够看懂剧情但是呢?很多细节就不得不被忽略了,并不是说这些章节没看,而是看起来太耗心神,看完了总是记不住。

阅读全文 »

一个月前,其实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但是读书笔记拖到现在才写,主要还是因为感觉到了本领恐慌,尤其是ChatGPT带来的冲击,让我确实懵了。

阅读全文 »